快递行业派件之路:冰火两重天(附图)

www.jctrans.com 2013-1-4 13:46:00 北方新报

导读:临近春节,商家的活动一个接一个,电子商务这种消费形式的受欢迎程度在今年冬季犹如“井喷”般爆发,诸如一个人造“光棍节”一天191亿元的消费水平让世界侧目。

  文/记者  孙雅凡  张文静   摄影/记者  尤北红

 

  临近春节,商家的活动一个接一个,电子商务这种消费形式的受欢迎程度在今年冬季犹如“井喷”般爆发,诸如一个人造“光棍节”一天191亿元的消费水平让世界侧目。网购高潮一波接一波,这也让快递行业再次迎来高峰。然而伴随网络购物消费的日益增长,快递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然而日渐加大的货运压力也使快递行业问题层出不穷,近日央视一次快递行业黑幕大起底也再次将快递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让快递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同时也对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快递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快递,作为一个从物流演变而出的新兴行业,正在被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所欢迎与接受。逛街、购物、美容、健身等等似乎也都和快递业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网络通讯发达的时代里,足不出户就可以拥有你想购买的东西。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

  据了解,中国最早的快递恐怕要追溯到快递产业的前身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在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快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持有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法人企业超过7500家,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快递业务的网络型企业52家。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4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我国快运快递业得到继续快速扩展的空间。虽然中国快递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先进技术使用和管理等各方面与外资快递巨头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快递市场依然以每年至少33%的速度增长,而在未来的10~20年内,中国快递产业量将以航空货运量的2倍增长,其产业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将随之日趋完善。

  随着快递业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健全,快递市场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快递企业规模较小、业务模式单一,网络化、一体化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旧突出,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京广高铁贯通后,快递行业的成本支出更是能至少减少50%,快递行业也将进入全新的“高铁时代”。

  网购催热快递业  首府本地分羹少

  快递行业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有专家预测,未来数年内,全球航空货运将增长6%,但快递业的增长是航空货运业的2倍,即12%,而中国则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记者了解到,每年从10月底开始,快递量都会骤然增加,而今年快递量再创新高。中国快递咨询网统计数据显示,快递业务量自今年9月份开始呈现骤增态势,而80%以上的快递业务量增长来自网购。去年全国包裹处理量同比增长65%~70%,快递网络正由东部向西部、城市向郊区扩展,营业网点达到6.4万处。快递火爆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近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全国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首府地区的快递行业虽然也异常繁忙,但对于本地的受益量却显得有些不那么火爆。

  在位于兴安南路的申通快递公司的郝勇经理跟记者说道:“因为电子商务的大热,今年快递行业确实发展很快,尤其是‘双十一'那次高峰期,全国的快递都‘爆仓'了,我们也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逐步做着调整,今年我们的运货车辆和工作人员数量全都翻了一番,仓库也搬到了临近国道的郊区,一是那边场地面积更大,二是运送货物更便捷。尤其这也快到春节了,包裹的春运也开始了,即使已经做了很多应急预案,但是依然还是缺少派件员和车辆,冬季招聘人员不容易,工作压力也确实不小。”

  不过对于快递员的收益来说,快递火爆无疑是一件好事,快递员挣的是辛苦钱。由于薪水与工作量直接挂钩,所以,网购的旺季虽然让快递员辛苦不堪,但能为他们带来颇为丰厚的收入。 一为快递员跟记者说道:“我们的底薪是1800元。旺季的时候每天至少能送一百多个包裹,送一个包裹能挣1元,每月收入2500元以上,很不错了。”

  对于呼市本地的快递和网商的受益情况,郝经理指着大厅里堆放着的包裹说道:“你看那些包裹的包装就知道大部分都是来自网购的,所以基本上都来自江浙、广州这些轻工业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所以我们基本上就等于多为南方服务,其实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快递公司大部分都是收件多,发件少,咱们本地的网商本身就少,有特色的也就是奶食品,消费者多是买个新鲜,跟南方的快递公司差距太大,也许他们几个派送站的收益就能与我们22个网点的收益相抗衡了。所以快递量的增大并不会一味增收。”

  记者也在淘宝网站上搜索有关“呼和浩特”的店铺发现,大部分都是花店和蛋糕店,多为本地实体店在网上的业务链接,与快递并不需要多少合作,一家销售牛羊肉和奶食品的网店的月销售量也只有7笔。一边是电商如火如荼的销售场面,一边是呼市的淘宝商家不温不火的业绩,真正能在网商浪潮中分一杯羹的本地淘宝商家基本上没有。

  快递业的多事之秋  如何治理消费“重灾区”

  自11月份以来可谓是快递行业的多事之秋,有关快递行业的问题报道层出不穷,先是圆通、韵达等4家快递、货代企业因违规托运货物,造成南航一航班起火,被中航协开出最重罚单,这些公司的二类货运代理资质因此被注销。再有一些快递企业的内幕被曝光,快递单号被大面积泄露、无人认领的快递邮件被私下变卖等。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进行了一个“卧底”式的报道,把快递公司的种种乱象暴露无遗,报道中的画面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包裹被随意抛扔、堆砌、踩踏,工作人员野蛮分拣,能抛多远抛多远,如果发生包裹损坏之类的意外,快递公司就开始百般推卸责任,仓库内的摄像头也都是形同虚设。这不禁让我们看到快递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缺失以及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等问题造成的快递乱象。而这些现象的最大受害者是消费者,一旦发生纠纷,快递公司有各种办法百般推诿,而消费者却投诉无门。 

  记者在走访中也感受到如今快递也成为了一个敏感的行业,呼市顺丰快递一个网点的工作人员就表示目前很多媒体都在关注快递行业,对媒体采访公司也是层层把关,程序繁复。而且总会形成一种快递公司多叫苦、消费者多投诉的局面。在采访中快递公司普遍都表示现在快递业务量增大,尤其是网购的几个高峰期过于集中,“爆仓”现象频发,人员短缺,会在管理环节上有所疏忽,服务质量一时也跟不上去,消费者的投诉就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对此,有专家指出,快递企业应严格执行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对于贵重物品,寄件人应进行保价,并对易碎品、特殊商品进行说明;收件人需坚持先验货后签字,对于破损快件坚决拒收。同时,要警惕快递新型诈骗,对于以第三方物流担保交易、预付物流费为由的各种汇款要求,坚决不予置理。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需完善对物流快递行业的立法监管,对违反现有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与处罚,通过法律监管维护物流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相关法规对此还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有关报道指出国家交通部目前正在对《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如何防止和处罚快递企业“暴力分拣”同样没有规定。当中仅表示“在快递服务过程中,快件(邮件)发生延误、丢失、损毁和内件不符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与用户的约定,依法予以赔偿。” 对此,快递权威专家、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该从多个层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 要对快递企业的文明分拣服务作出量化, 并对暴力分拣明确相关处罚标准。二是,对主要的快递分拣中心,主管部门可采用视频监管等方式强化监管, 保证服务质量。三是,要推广快递企业诚信建设,建立企业服务标准,推动快递企业的承诺制。

  理性对待促销狂欢  避免快递扎堆现象

  在双十一疯狂促销、冬季节日促销之后,天猫平台上的品牌商家、凡客诚品等电商企业纷纷针对爆仓、配送延迟发布道歉声明。面对这样一个快递时代,消费群体也日益成为快递依赖患者。轰轰烈烈的狂欢过后,爆仓的快递和急剧下降的服务态度等问题迎面而来,您是否开始后悔没有理性的选择时机购买喜欢的东西呢? 

  记者了解到,随着快递产业越来越发达,白领们对快递的依赖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白领把一天的工作总结为三部分:网络、电话、快递。正是因为如此,因为频繁使用快递的行为而患上“快递依赖症”的职场人日渐增多,不理性、跟风的购买者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数据显示,快递延误已成为当前消费者申诉的主要问题。在11月份中,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就共受理了快递业务的有效申诉共10639件,其中反映快件延误的有4454件,占到了41.9%。另外,根据天猫在“双十一”活动后的数据显示,天猫在创下191亿超高销售额的同时,共产生8000多万件包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

  业内人士表示,每逢电商大促时期,公司所揽件的包裹根本来不及分拣,大量的快件滞留在始发站或中转站,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就会延长。而快递企业在爆仓后,已到达的货品还未送出就没办法再揽收新的包裹,这就导致了上一站无法继续往这里发货,并随之跟着爆仓,最终导致连环爆仓现象的产生。现在的各大网站针对推出活动扎堆的现象十分普遍,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成群消费,只会导致卖家和快递行业负荷运转,享受不要到应有的服务和待遇,而这样超负荷的工作也会造成大批量的快件无法按正常时间送达到消费者的手中。最后只会造成相互的不理解和对快递行业的负面抵触情绪。要想以后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商家、消费者和快递行业齐心合力。用一种理性的消费观来对待。

  记者手记:

  互相理解才能和睦长期共存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感触最大的就是那些骑着电动车载着满车小山一般的包裹的派件员在寒冬中的辛苦了,“虽说太阳很大,但是这么冷的天就算帽子、围脖、护膝、手套都用上也依然不能抵挡冬日的严寒。一停下就赶紧跺跺脚、搓搓手暖和一下,一天跑下来累得晚上回家都不知道腿该往哪放。”派件员李大姐跟记者说道。当客户坐在家里享受网购便利的时候,快递工人却奔波在大街小巷为我们传递着快捷,临近新年各大电商的轮番促销给她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很多人拿到快递后都询问为什么这么迟才到,包装为什么损坏或者冷脸相对,这让奔波的她们很是难过。

  快递这个行业的现状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有关部门切实地进行完善与监管,在崭新的2013年,希望中国的快递业能在各种解决方案下,让现有的快递问题渐渐终止,迎来另一番模样,我们也愿快递行业能够加速整合,让真正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快递服务的企业长存,而消费者也要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给这个与我们越来越近的行业一些时间,也多体谅一下奔波在雨雪中、烈日下的送快递者。

本文关键词:快递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