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运,民众和舆论首先想到的就是铁路运输,因为在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中,铁路最便宜,最安全,也最快捷,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民众对铁路的期望越高,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高到忽视了铁路所尽的最大努力,高到扭曲了铁路运力的基本认知,直到铁路部门无力承受。
首先,铁路在运力上无法承受。今年春运的出行人数有33亿之多,而尽管这几年铁路积极建设新线,完善路网结构,并在春运时通过加挂列车,增开临客等方法极力增加运力,但铁路的运能也只能达到2.2亿人,承担的数量还不到十分之一。从这个数字来看,春运时火车票的一票难求基本是无解的,因为铁路作为一个面向市场的企业,就算最大限度扩建新线,提升运力满足33亿人次的出行,那么在日常运输淡季时,谁又来为这些多余的运力成本来埋单呢?
其次,铁路在舆论压力上无法承受。春运不是铁路部门一家的春运,而相较于公路、航空等行业,春运热炒话题却永远只属于铁路一家,在火车票没有实行实名制之前,媒体热炒推出实名制;在推出实名制后,媒体热炒实名制的不便。在没推出火车票电话、网络订票时,媒体热炒春运大排长龙;等购票新措施推出后,媒体又热炒农民工不便购票;媒体一边要求铁路部门低价运输,火车站票半价,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性,一边要求铁路投入更多资金,不断提升乘车环境,请问铁路部门作为企业,如果没有盈利收入那哪来的投入?如果一件事物总有两面性,那奇怪的是民众看待铁路话题为何总看到的是负面内容,这点值得旅客的反思,更值得每年热炒铁路话题的媒体反思,也许在众多媒体的眼里,铁路话题已俨然成为了每年必挖的固定程序,成为一锅被炒热的油,只要一点水滴进去,便会一顿乱想,一片哗然,博取最多的人的眼球。
最后,铁路在感情上无法承受。每年的春运对铁路部门来说是一次大考,对铁路职工来说也是一次考验。近几年来,铁路部门在春运时都会想方设法增加运力,极力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在保障行车设备安全,增加运输能力,提供服务保障等各方面承受巨大压力,而铁路职工更是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投入到春运战役中。在旅客乘坐火车踏上返乡之路时,他们却离开小家,服务大家,在列车上,车站内,铁路线,设备旁留下疲惫的身影,挥洒无数的汗水,一场春运下来,每个铁路职工都好像像经历了一次大考,疲惫不堪。而尽管他们尽了全力,但换来的依然是众多媒体的责难,旅客的不解,这对于每一个为了某件事努力着的人来说,在感情上都是难以承受的。
诚然,铁路服务在较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我们在指责铁路的同时,也更应该看到他们不断的努力和作出的改进,我们应该有一些独立、公平、客观的观点,少一些一拥而上,人云亦云的看法,既然春运是铁路部门无法独自承受的,何不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和耐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