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成国际贸易新壁垒 我国制造业面临考验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5-29 9:03:00 中国经济周刊

导读:2012年5月15日,欧盟对中国的航空公司下了“最后通牒”,表示如果在6月中旬前拒绝透露2011年的碳排放量数据,欧盟将对相关航空公司采取惩罚措施。

  “节能减排不能只喊口号了”

  中国企业近期面对的“低碳压力”真不少。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测,一旦全球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量将削减1/5,而中国大陆的纺织品将是重灾区。

  2012年5月15日,欧盟对中国的航空公司下了“最后通牒”,表示如果在6月中旬前拒绝透露2011年的碳排放量数据,欧盟将对相关航空公司采取惩罚措施。

  中国企业真的到了“不低碳不行”的时刻吗?对此,记者专访了英国标准协会(BSI)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毅民。

  碳税所逼,中国企业必须行动

  “中国的排放量增长非常快,而且何时达到峰值目前还看不到。”高毅民告诉记者,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发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10年,中国的排放量为90亿吨,美国为52亿吨。

  高毅民指出,就人均排放量而言,2010年,中国是6.8吨,美国是16.9吨,而印度是1.5吨。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虽然比美国少很多,但已超过世界平均值。“中国正处在经济强劲增长的阶段,这是我们的优势。不幸的是,我们碰上了全球发展历史上一个非常时期,经过200年的工业化,大气中的排放空间已十分有限。”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今天,不能仿效当年的英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牺牲环境的道路。

  面对现实,节能减排已不可能再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了。

  “对企业而言,实行低碳变革是必由之路。否则,今天生机勃勃的企业,明天可能消亡,因为企业产生的利润不足以抵消高排放所需的成本。”高毅民指出。

  对于中国这个出口大国,“低碳”已经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2010年初,沃尔玛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核查”并贴上“碳标签”,该决定影响到的企业超过500万家,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全球三大零售商之一英国乐购公司对8万件产品做了同样的要求;富士康从2008年起也开始要求在大陆的上百家供应商实施温室气体核查。

  同时,尽管中国企业一再抗拒,“碳关税”已成为越逼越近的残酷现实。

  作为环境税的具体税种之一,碳税是对化石燃料按照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上世纪90年代初,芬兰、瑞典、丹麦、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开征碳税。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将因此下滑21%。

  除了来自外部的压力,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也日渐明晰。

  “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2011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还联合发布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约有16000家企业被纳入到通知的范围中。

  高毅民指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已经被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当中,这对推动节能减排也将起到实质性作用。“现在大部分企业仍在静观其变,但中国此次节能减排的决心很大,未来也将出台一系列惩罚措施,所以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

本文关键词:碳关税,制造业,节能减排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