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禁止靠泊中国港口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4-16 13:55:00 经济观察报

导读:当得知那艘装载了35万吨铁矿石的庞然大物忽然掉转船头一路向北时,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中散)只有这一个念头。

  绝不能让它停靠在中国港口。

  当得知那艘装载了35万吨铁矿石的庞然大物忽然掉转船头一路向北时,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中散)只有这一个念头。

  从菲律宾苏比克湾海域向北,“Berge Everst”号的指向已经再清楚不过,它的目的地一定是中国。中远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之前,他们和所有能够停靠这艘铁矿石巨轮的港口都打了招呼,并且得到承诺,绝对不会让它靠港。现在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艘原本说自己要驶向菲律宾港口的大家伙,却忽然冲向了中国?

  中远的一位高管开始拨电话。他重新和之前已经确认过的12家港口的负责人通话,要求再次确认这些港口之前的承诺——不让这艘船靠港。在他看来,最有可能“放水”的是青岛港和大连港。为了能让大船靠港,它们已经对港口做了相应的改造。不过电话打过去,所有港口的答复都是肯定的。

  大连港集团董事长邢良忠和总经理孙宏很坚决:“Berge Everst”号绝对不会在大连港停靠。但中远的这位高管依旧忐忑。6个月前,装着39万吨铁矿石的“Vale Brazil”被中国船东们成功阻击,不得不转道意大利。但这一次呢?他们的对手是淡水河谷,让自己的大船将满载的铁矿石卸载在中国的港口,是这家巴西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确定无疑,直到这一天午夜,中远获得的消息是,“Berge Everst”已经驶入中国海域,似乎随时都可能在中国港口停靠。

  是谁出卖了中远?

  那个大家伙

  那个午夜,“Berge Everst”不仅顺利地在中国港口停靠,还在48小时内卸下了全部35万吨铁矿石。淡水河谷的内部人士说,“这次这艘大船的卸货能力打破了历史纪录。”

  “Berge Everst”号来自巴西,是淡水河谷在三年前为把铁矿石运送到中国港口而倾力打造的大型船舶。

  对于中国的船东和港口来说,这是一艘名副其实的大船,满载将近40万载重吨,是目前运输铁矿石主流穿行的2倍多。依照计划,淡水河谷将联合一些船东公司一起打造35艘这样的大船,它们将组成名为“VALEMAX”的巨型船队,并在未来25年的时间里,将淡水河谷的铁矿石运往全世界最主要的码头。

  这个大家伙从船头到船尾有360米长,在中国港口建设的标准中,都还没有停靠这类大型船舶的标准——中国港口建设标准的最高上限为30万载重吨,即便是使用特殊的临时停靠申请,中国港口最多也只能停靠35万吨的船舶。

  不过,在淡水河谷的设计中,这些大船的首要目的地就是中国港口,而不是日本、韩国、意大利以及荷兰。

  中国港口很是欢喜淡水河谷的设计。对于他们来说,大船意味着大的吞吐量,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大船装载的是品位又高又紧俏的铁矿砂。

  为了争抢淡水河谷的大船进港,国内港口争分夺秒地进行升级改造。淡水河谷的说明材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年初,中国准备升级或已经在升级过程中以停Valemax大船的港口有8个,这些港口北起大连港和曹妃甸,南至福州与湛江。

  大船和港口如影随形。但接下来,一个令淡水河谷哭笑不得的情况出现了,其内部人士说,“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港口在我们的大船下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升级改造。但是我们的大船却由于种种阻碍根本无法停靠,而这些港口也似乎受到了某种压力”。

  迄今为止,淡水河谷的大船已有10艘建成投产。这些专门针对中国设计的大船,如今漂泊在巴西、意大利、荷兰等地的六个港口间进行停泊和离港“演习”。

  2011年6月,一艘载满39万吨铁矿砂的淡水河谷大船曾经试图靠岸,“在我们不断上书政府有关部门和坚决的抵制下,这艘船最终还是被我们赶跑了,跑到意大利去了。”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半年后再次提起这次阻击时,仍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当然,多次的“试图”,总会有成功时——“卸货能力打破纪录”的“Berge Everst”号大船于2011年12月27日午夜驶进了大连港大窑湾。

  不过,随着“Berge Everst”号大船的离港,中远、中外运长航原本正与淡水河谷围绕着大船进行的谈判和接触,全部冻结。

  船东们

  自2008年下了35艘大船的订单之后,淡水河谷就已与一些包括中远在内的船务公司进行了各种接触。淡水河谷原本希望这些即将交货的大船能够被中国船东买下来,由中国船东运营,然后自己再从中国的船东手中租用这些大船。中远在中国乃至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的地位,注定了这家公司仍是淡水河谷合作的首选,但结果比之前与中外运长航的无果谈判更令人沮丧。“2008年,我们建议中远签署一个双方全面的合作备忘录,但他们一直都没有给一个明确的回复。”淡水河谷的内部人士说,“在2011年晚些的时候”,也就是在“大连港靠岸事件”发生前,“我们再次提出了与中远合作的商业机会,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条件。”按照该内部人士的说法,这个不切实际的建议是:中远试图将自己在2008年之前航运市场“火爆时代”签订的一些昂贵的租船合同,转移给淡水河谷。

  4月6日,中远集团一名高管对记者明确否认“向淡水河谷转移一些昂贵的租船合同”这一建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远的高租金租用船合同与淡水河谷的大船没有任何关系”。不过,随后记者向他进一步求证当时谈判中远提出的条件时,这位高管称,“没参与当时的谈判,不知情”。

  在双方的谈判中,2008年是个关键词语。这一年上半年恰是全球航运市场的好时光。当时淡水河谷的铁矿石从巴西运到中国,1吨铁矿石的运费达到了100美元左右,当时每吨的矿价才差不多100美元。在船务市场,一条好望角型船的租金一天达到十几万美元,最高时一度超过20万美元。

  中远中散现有360多条船,其中大约130条是租入船,其中近一半是相对成本偏高的高租金租入船。

  但在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致使全球航运市场几乎一落到底。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从2008年上半年创出11793点的顶峰直线坠落,一度跌破800点。到2012年2月,该指数曾一路下跌至647点。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中国港口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