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争端中国屡战屡败 稀土将可能站上WTO审判庭

www.jctrans.com 2011-9-7 8:55:00 国际金融报

导读:持续两年时间的中美“轮胎大战”最终以中方的完败告终。9月6日凌晨,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中美轮胎特保案”的终裁结果,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WTO规则”。

  持续两年时间的中美“轮胎大战”最终以中方的完败告终。

  9月6日凌晨,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中美轮胎特保案”的终裁结果,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WTO规则”。

  “我们表示遗憾。”中国驻WTO代表团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美国举措扭曲了国际贸易,意在转嫁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获胜方美国的贸易代表柯克则称“这是美国,也是美国工人和制造业者的重大胜利”。

  对于终裁结果,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及旗下轮胎分会昨日均婉拒了《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要求,相关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中美贸易战短期难了。”

  中方屡战屡败

  翻看近年来中美两国的贸易纷争,“轮胎特保案”无疑最受关注。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

  尽管中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不满,但奥巴马仍在当年9月11日决定实施惩罚性关税。三天后,中方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正式启动了WTO争端解决程序。

  不过,WTO并未站在中国一边。去年12月13日,WTO宣布“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采取的过渡性特保措施没有违反该组织规则”。随后,中国于今年5月提出上诉,但等来的却是WTO“认定美国没有违规”的终裁决定。

  “WTO的裁决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根据规定,中国产品在出口WTO成员时,如数量增幅过大,以至于对成员经济体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成员经济体就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昨日,江苏明弘律师事务所吴俊锋律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无论是之前的GATT(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WTO,都深深带着美国的烙印。”

  美国未实际获益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也认为,终裁或多或少地掺杂了政治因素,更带有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就经济层面看,利益受损的不仅是中方,美国也没有获得什么好处。”

  中国商务部官网昨日援引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的话表示,“特保案”是为转嫁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该负责人称,特保措施并未减少美国轮胎的进口量。数据显示,尽管201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比2009年下降23.6%。但与此同时,美国2010年从全球进口的轮胎数量比2009年增长20.2%。

  一位与轮胎企业打过交道的知情人士甚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尽管有‘特保案’阻扰,中国轮胎企业出口美国并没有大幅放缓,只是收益没有前几年好。”

  财新网昨日认为,终裁结果出来后,两国可能进行漫长的谈判,“WTO的裁决更多是给胜诉方政治优势,但具体对两国及各自产业的影响还要看之后的谈判结果”。

  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公司主任仲大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裁决结果可能成为轮胎行业进一步洗牌或转型的契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轮胎企业共有360多家,中小型轮胎企业的数量就占据了290家左右。

  贸易纷争难断

  记者发现,本次“特保案”终裁并不是WTO今年以来第一次做出对中国不利的判决。今年7月,WTO裁定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其中发起诉讼的就有美国。中国稀土[1.89 -1.05%]产品未来也可能“站上”WTO的“审判庭”。

  “中美贸易短期内难以好转。”崔新生分析,“一方面,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并未好到‘让世界放心’,甚至还因量化宽松举措陷入非议,奥巴马政府的确需要借助与中国的贸易争端转移各方视线。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既能保证美国产业利益,更能直接打击中国,削弱中国实力。”

本文关键词:贸易争端,中国,屡战屡败,稀土,上WTO审判庭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