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船企:出口状况不佳 生存压力日增

www.jctrans.com 2011-9-5 8:23:00 台州日报

导读:据台州海关统计,今年1-7月台州出口船舶35艘(不含娱乐和运动快艇、划艇等),比去年同期增长2.9%,价值2.9亿美元,下降16.7%。

  主要出口香港地区、新加坡、欧盟、大洋洲四地

  据台州海关统计,今年1-7月台州出口船舶35艘(不含娱乐和运动快艇、划艇等),比去年同期增长2.9%,价值2.9亿美元,下降16.7%。

  香港地区、新加坡、欧盟、大洋洲是主要出口市场。1-7月,台州对香港地区出口船舶0.91亿美元,增长18%;对新加坡出口船舶0.74亿美元,下降10.6%;对欧盟出口船舶0.59亿美元,下降16.1%;对大洋洲出口船舶0.54亿美元,增长92.4%。四者合计占台州船舶出口总值96.9%。

  出口以散货船为主。1-7月,台州出口散货船2.1亿美元,增长15.1%,占台州船舶出口总值的74%,比去年同期增长20.5个百分点;而且,台州船舶出口种类更加多样化,如出口“其他非机动货运船舶及客货兼运船舶”12艘,总价近48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无此类船舶出口。

  两大因素制约船舶出口

  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一方面,全球航运干散货运费持续走低。8月9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7点,至1257点。在连续18日下跌后,该指数8月初已跌至近三个月最低位,今年以来该指数已下跌超过25%。另一方面,全球船舶订单持续走低。1-7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为4302万载重吨,同比回落47%,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抑制了我市船舶出口增长。

  新造船舶价格低位运行。今年以来,国际船价一直处于底部盘旋。7月底,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价格分别为5200万美元和3150万美元,分别较去年底的5700美元、3450万美元,下滑了8.8%和8.7%。新造船舶价格偏低导致造船企业毛利率降低,影响了企业的接单积极性,导致了台州船舶出口增长缓慢。

  深受“资金”和“汇率”的困扰

  货币紧缩加大船企生存压力。造船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且船舶产品建造周期长,建造过程需要大量资金。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船价大幅下跌,国外企业弃单量不断增加,我市船企早已在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此外,新船合同的预付款比例也在大幅降低,从40%下降至10%左右,且交船前后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前少后多,使企业生产资金更捉襟见肘。而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趋紧,直接推动了民间融资成本的攀升,融资成本的大幅增加,加大了我市造船企业的生存压力。

  造船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对于制造周期较长的船舶行业来说利润损失巨大,且严重削弱了台州船舶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近年来,造船业主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不断上升,也压缩了行业利润。6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4.40点,同比上升了18.99点,升幅为16.45%。此外,船舶行业劳动力成本费用支出呈逐月上升趋势,大幅侵占企业利润空间。

  国际船市新变化,呼唤台州船企革新

  国际造船新规频出,造船标准不断提高。近年来,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GBS)、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等一系列新规则、新规范的出台,对台州造船企业在生产成本及生产周期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时下,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制定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可能将在2013 年生效,届时必将对船舶设计标准和水平以及船机配合都提出更高要求,台州现有的船舶设计水平将面临考验。

  船市需求结构出现变化,船企承接新船订单难度增大。今年以来,船舶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集装箱船成交量持续上升,其中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订造量增长更为迅猛。

  而近年来,我市船舶工业的发展过度依靠产能扩张,存在结构性能力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尤其是产品结构仍以技术要求不高、低附加值的散货船为主,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油船、工程船等仍属于新型产品,大型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技术优势严重不足,使得我市船舶企业承接新船订单难度加大。

本文关键词:台州船企,出口,生存压力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