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支持上海外贸转型发展

www.jctrans.com 2011-12-16 9:35:00 海关总署

导读:借着入世契机,在国际港口机械市场上实现零的突破,一跃成为占据国际市场份额70%以上的出口大户。“这一切都离不开上海海关的帮助。” 振华重工总裁康学增的话语间充满了感情。入世十年来,上海海关优化监管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全力促进上海口岸贸易安全与便利。

  借着入世契机,在国际港口机械市场上实现零的突破,一跃成为占据国际市场份额70%以上的出口大户。“这一切都离不开上海海关的帮助。” 振华重工总裁康学增的话语间充满了感情。入世十年来,上海海关优化监管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全力促进上海口岸贸易安全与便利。2011年1-10月,上海市进出口总额达3608.6亿美元,2001年为608.9亿美元,十年间增长近5倍;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34.3%和9.4%提高到2010年的60.1%和33.7%。

  为支持上海外向型经济实现功能性突破,上海海关根据世界海关组织《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为指导开展关企合作,优先支持振华港机、宝钢集团、北方工业等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帮助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以振华港机为例,十年来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双40英尺集装箱起重机,远销64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国际市场份额的70%以上。

  多年来上海海关一直注重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占据上海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上海海关发挥保税区、综合港区、综保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软硬件优势,拓展研发、维修等功能,开展保税期货交割、融资租赁等新型业务,助推原来以简单加工为主的低端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转移,让上海的加工贸易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上海海关还大力支持服务贸易和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启动国际服务外包保税监管试点工作,在第一时间制定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并发放服务外包手册,以切实的措施落实支持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创新试点“直通式通关”,为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快速担保验放和预约通关,设立专用通关窗口和专用旅检通道,加强对文化产业需求调研及与文化企业沟通互动,主动服务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入世以来,上海海关致力于推动贸易安全与便利化。参与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和“经认证的经营者”合作、中美“特大型港口计划”等项目,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维护进出境贸易秩序。优化通关监管服务,不断提高口岸通关速度,2002年开展无纸通关试点,2003年推出“5+2天”工作制,2005年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2007年底启动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在上海口岸实现“365天,天天能通关”。目前,上海关区出口24小时放行率已保持95%以上,这也意味着超过90%的出口企业从电子申报到海关放行所需时间在24小时以内。海关还积极履行逐步降低关税的有关承诺,关税总水平已从2001年的15.3%下降为2011年的9.8%。

  入世以来上海关区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增加,2010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45.5亿美元和1427.6亿美元;先进技术设备及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扩大,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需要,2010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是2001年的6.1倍和8.8倍。

  与此同时,上海关区与贸易伙伴间关系也发生着积极变化,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东盟、金砖国家的进出口增长更快,贸易区域更趋平衡。2010年,上海关区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大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分别是2001年的5.7倍、6.1倍、3.4倍,三者合计占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1%,比2001年的60.8%下降7.7个百分点。上海关区对东盟、俄罗斯、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较大进展。 2010年对东盟进出口总额是2001年的7.3倍;对俄罗斯进出口总额是2001年的10.9倍;对印度进出口总是2001年的17.8倍;对巴西进出口总额是2001年的10.4倍;对南非进出口总额为是2001年的9.3倍。

本文关键词:上海海关,外贸转型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