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扭转对外贸易大幅下滑局面观点中国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4-15 9:31:00

导读:  出口长期维持低位运行导致外需不足的受制原因很多。从不可控因素看,主要是美欧日本等大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特别是欧债危机尚没有根本好转导致。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出口长期维持低位运行导致外需不足的受制原因很多。从不可控因素看,主要是美欧日本等大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特别是欧债危机尚没有根本好转导致。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同时,人民币总体升值趋势尚没有根本改变,使得出口中小企业困难加剧,大大影响了出口。再者,我国正在加大经济转型力度,力求从过去过度依赖出口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消费拉动上,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出口贸易。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长7.1%。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同比增长8.9%;进口1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5.3%;当月贸易顺差53.5亿美元。1-3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6.7亿美元( 4月11日 《中国证券报》)。

  3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1%,与温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今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计划相差2.9个百分点;与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29.4%相差22.3个百分点。3月份进出口贸易可谓出现大幅下滑。笔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进口增速大幅高于出口,贸易逆差高达314.9亿美元,创9年来最高。而3月份却急转直下,出现53.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原因何在呢?主要是进口增速远低于预期造成的。统计显示,3月我国进口增速低于1至2月累计增长7.7%的增速。同时,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9%,一年多来,出口增速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对经济拉动力处于负值区间。从3月份情况看,进口较大幅度下滑,折射我国内需严重不足,内需疲软加剧。而出口维持不景气状态,折射出外需不足,外需疲软。内外需不足疲软,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构成较大利空。

  出口疲软的主因是国内高物价和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造成的。我国是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比如: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5%。但是,由于国内成品价格非理性暴涨,使得需求开始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口。同时,3月PPI同比下降0.3%,为2009年12月来首次负增长,创28个月新低。这折射出工业企业生产非常低迷,对工业生产产品需求严重不足。数据显示,在进口商品中,一季度,我国铁矿砂进口1.9亿吨,增加6%,进口均价为每吨137.1美元,下跌13.4%;大豆1333万吨,增加21.6%,进口均价为每吨525.7美元,下跌8.2%。

  出口长期维持低位运行导致外需不足的受制原因很多。从不可控因素看,主要是美欧日本等大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特别是欧债危机尚没有根本好转导致。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同时,人民币总体升值趋势尚没有根本改变,使得出口中小企业困难加剧,大大影响了出口。再者,我国正在加大经济转型力度,力求从过去过度依赖出口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消费拉动上,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出口贸易。

  对进出口贸易来说,进口疲软表示我国内需不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消费不足,二是工业企业生产出现严重困难。这对我国经济影响是间接的。笔者认为,出口长期维持低迷状态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中国经济影响较大。我国长期以来出口对经济拉动力都在三成以上,而现在居然呈现负值。出口负拉动、房地产受调控影响处于低迷状态、汽车行业严重不景气、内需消费难以启动,这多种因素叠加而来对我国经济影响之大超乎我们想象。

  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呈现萎靡状态,特别是出口这驾马车基本彻底停止下来,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善。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刺激内需消费,通过财税政策给工业企业减负,抑制石油等基础性商品暴涨趋势,释放国内需求。其次,鼓励出口的一系列政策不能过早退出,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出台鼓励出口的税收信贷政策。再次,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经济开始出现向好复苏,外需疲软状况可能有所改观,出口企业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机遇。

本文关键词:中国进出口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