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欧洲对于中国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这个出口市场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保证了中国相当数量的就业人口。
欧盟和中国贸易的重要地位确立于2004年。2004年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将这一地位维持了约11年之久。2004年,随着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0国加入到欧盟,欧盟扩容到25国,加之欧盟经济的快速发展,欧盟在这一年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一直持续至今。随着中欧贸易关系的持续繁荣,在今年7月份,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至此,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如果从中国出口欧盟的角度来看,2000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仅为382亿美元,2010年大幅上升至3112亿美元,占去年中国全部对外出口额的20%,比美国占中国全部出口额的比重高出2个百分点。
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大量需求不仅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也为中国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多以纺织品、玩具等利润较薄的初级产品为主,虽然这种贸易结构经常被诟病为“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但对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就业能力远非高科技产业所能比。某种程度上而言,就业比增长更为重要。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2009年GDP增长只有9.2%,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出口锐减,而研究一下当年的出口数据不难发现,中国的主要出口国中,出口额下降幅度最大的并不是风暴眼中的美国,而是欧洲。200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下降12.5%,对欧盟出口额下降了19.4%。上一次金融危机中欧洲并不是主角,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已经如此巨大,如果这次欧债危机继续蔓延升级,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势必会大于上一轮。这种影响在今年已经有所显现,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从今年7月到10月,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已经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单月出口额从7月的351亿美元下降至10月的287亿美元。
如果将欧盟和美国、日本相比,这三大经济体占我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呈现很明显的“一升两降”的趋势,从2000到2010年,中日贸易额的比重从17.5%下降到10%,中美贸易额的比重从15.7%下降到13%,而中欧贸易额的比重从14.6%上升到16.1%。考虑到将来的发展趋势,这种一升两降的趋势可能还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下去,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已经很难重返往日的经济巅峰,欧洲虽然现在看上去充满动荡,但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表现还是比较健康,尤其是德国,在本轮欧债危机中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与美国相比,德国具有很坚实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即使在危机中也有大量的全球需求,而美国经济早已显露出产业空心化的迹象,过度集中于金融产业等所谓高端服务业的经济结构,去泡沫化的时间还很漫长。与欧盟内部的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很早就意识到了高福利的危害,从施罗德到默克尔,德国一直在消减过度的福利开支,这使得德国财政相比其他欧盟国家健康很多,抵御冲击的能力也就更强,德国预计2011和2012年的财政赤字率仅为1.1%和0.7%,不仅大大低于其他欧盟国家的赤字率,也远远低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3%。
随着中欧贸易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不断升级,自2003年双方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2008年,中国和欧盟建立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最高对话机制——副总理级别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此之前,中国和美国、日本已经分别建立了类似的对话机制——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日高层经济对话。
当然,欧洲对于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从重商主义的角度来看,只有越多的出口才能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的就业,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越多的进口,就意味着越多的消费选择,因此进口的意义也同样重要。如果说出口到欧洲的中国产品有效降低了欧洲人的生活成本,那么,中国从欧洲进口的产品则明显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品质。
中国从欧洲进口的显然不仅是这些高品质的个人消费品,更重要的还在于技术引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地,截至2010年底,中国自欧盟引进技术35459项,累计合同金额1348.7亿美元,占我国技术引进总额的一半左右。其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为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前5个国家,铁路运输、电子设备和新能源等是中国从欧盟引进技术最集中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