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到底如何?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12-27 15:09:00 大公网

导读:首先是航空发动机技术本身的极端复杂和研制的极端艰难。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与先进芯片制造技术并立,是现代工业的王冠,是难度最大、最考验一国综合经济、技术实力的产品。

  大概某些决策者都当航空科研人员可以作无米之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可以直接变出发动机来。考虑到我国长期贫穷落后,"艰苦奋斗"精神是必须讲的,杜绝浪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是应该的。但不表示说,该花的钱也可以不花,只等天上掉大馅饼。

  要知道,由于航空发动机的极高技术要求,其对材料、工艺、设备、试验乃至保养,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个地方"省钱",对"必要投资"偷工减料,自然早晚吃大苦头!借用《无间道》的话,"出来混,早晚要还的"。事实上,这些钱终究也没能省下来。

  上面所提外购项目所耗资金,"太行"等项目进展的一再拖延,也许就是我们在"还债"!

  目前,国家的经济实力已有相当规模。而要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向高端产业进发。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国家必须向发动机、芯片等高端产业大幅投资,走"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

  现在谈谈国外的技术封锁的影响。西方国家,出于对未来战场与市场的双重担忧,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进行了最严密的禁运和封锁,核心技术给钱也不卖(必须指出,西方公司之间对核心技术也是相互保密的,它们共享的是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善的试验设施和手段、充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和NASA之类机构的预研成果)。这对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造成了重大影响。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明成果的传博和共享(当然可以、也应该付出一些代价)。如果每代人都"自行研制",我们都还在洞子里转木取火;要是"四大发明"不传到西方......扯远了。

  要想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自学成才",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时间和经费不允许。如同一个人不进学校,自学小学课程不稀奇;要纯靠自学成博士生导师,那就#¥%&×......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王冠,那是诺贝尔级别的!

  这个问题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上,说多了没用,就不说了。只希望以后大家不必觉得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不好意思。前提是要消化、要吃透、要能推陈出新。好比我们汲取营养,不能把牛羊肉贴在身上,那样很快就臭了,对身体也没一点好处;而要吃进肚子里(吃前还要保证无毒可食)分解消化,变成自己身体一部分(思想领域一样,先进思想也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毕竟人和牛不同)。

  下面就谈到决策的反复。

  首先说明,这中间有许多决策是迫不得已,不一定表示决策水平低。

  前面说过,底子薄,发展规律不清楚,组织研制时间又晚,没有丝毫"外援"、资金还不足(一不小心还遇上全民发疯的政治运动)......有比这还惨的吗?有,那就是几代科研人员耗尽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克服种种困难,取得重大进展,曙光将现的时候,传来一纸通知:项目下马!

  比如:"涡扇6"。(还有:"涡扇5"、"涡扇8"......默哀3分钟!)

  乖乖,原来地狱还有18层哪!

  下面回顾一下大名鼎鼎的"涡扇6"到底是怎么回事:

  1964年5月,空军提出设计一种比歼7歼击机更先进的新型飞机的技术要求。此后,沈阳 601飞机总体所和606发动机所开始方案研究。经过空军和航空工业部门讨论,决定新机设计分两步走。第一步,设计一种新飞机,装两台改进设计的涡喷发动机,即后来的歼-8飞机和WP7甲发动机。第二步,设计一种更先进的高空高速歼击机,装一台新设计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新飞机编号歼-9,新发动机编号为涡扇6,代号WS6。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航空,发动机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