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成为陕西民营经济新增长点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10-17 9:16:00 中华工商时报

导读:16日,由中华工商时报与西安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共同发起、中国民建中央、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民营航空产业发展论坛”在西安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隆重举行。

  16日,由中华工商时报与西安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共同发起、中国民建中央、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民营航空产业发展论坛”在西安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正永发表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民营企业界和航空产业界人士参会。在同时举行的签约仪式上,西安航空基地现场与民营企业签约总额达123亿元。

  陈昌智在致辞中指出,战略性地引导民营经济进入中国的航空产业,构建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市场体系,促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是中国航空工业加速产业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陕西依托雄厚的航空资源,建成首个国家级的航空产业基地,秉承产业链构建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理念,按照市场导向、国际合作、体制创新、军民互动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带动战略,形成了一个以航空产业为特点,产业结构清晰,产业链条完整,就地配套能力强,产业聚集度高,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航空科技产业基地。他希望以举办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陕西得天独厚的航空优势,把航空产业办成陕西的支柱企业,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民营经济新的增长点。

  赵正永在讲话中介绍了陕西在我国航空产业突出的战略地位。他强调,陕西省长期以来一直将航空产业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结合实际,加快构建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化等运作模式,以龙头企业引领项目企业为载体,鼓励引领更多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军工企业改制重组。特别是西安航空产业基地,按照集群构建、园区承载、专业分工、市场运作的理念,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民营航空企业,在培训和发展民营航空产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新路子,成为国内最活跃的航空产业发展平台。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为民营企业找到更广的发展空间,为航空产业做大做强找到有力的支撑。

  论坛举办期间,300余家参会中外企业围绕国内外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航空产业市场前景展望、民营企业参与航空产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经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实地考察了基地企业,为“试水”航空业的民营企业家理清了发展思路,坚定了发展信心。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飞机项目启动实施,《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陆续出台,为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约束加大、环境负荷加重的环境下,参与航空产业分工,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绝佳选择。

  据悉,目前在西安航空基地入驻的近500家航空及相关企业中,民营航空企业占到85%以上。借民营企业之力,一个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民营资本广泛参与的航空产业集群已初现规模,西安航空基地作为民营资本进航空的新高地,正在彰显出蓬勃发展之势。

本文关键词:航空,经济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