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再起高潮,新老风险交替令人忧

www.jctrans.com 2012-2-22 9:19:00 中国产经新闻报

导读:2012年刚一开始,中国企业发起一连串的“重磅”海外收购。山东重工斥资3.74亿欧元斩获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企业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国家电网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

  2012年刚一开始,中国企业发起一连串的“重磅”海外收购。山东重工斥资3.74亿欧元斩获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企业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国家电网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今年初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并购活动共计5364宗,相比2010年增长5%。其中海外收购207宗,规模约为429亿美元,收购宗数与并购规模都达到历史新高。

  但让人揪心的是,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热情高涨相对应的是海外投资的频频失败。这次并购潮中,中国企业到底是去海外“抄底”还是去白送钱?

  并购良机现?

  中国企业接连出现的大手笔收购行为似乎预示着中国企业开始去海外“抄底”了。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王丹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欧美等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之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会明显增加。我国企业面临“抄底”的有利时机,并购的潜在市场会更好。

  “欧美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国际市场流动性捉襟见肘,不少海外企业处于低估值阶段。中国企业此时出手,并购的成本会低很多。低成本下,中国企业盈利的胜算也会大增。”国巨资本国际控股集团总裁孙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孙飞认为,现如今,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压力,收购资产的意义更为彰显。比如山东重工对法拉帝的收购,瞄准的就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一大软肋。海外并购将会给我国企业带来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这是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必备的要素。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也是恰逢良机。近期,各个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纷纷面世。几乎每个规划都提到,鼓励并扶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扶持政策包括了财政金融、税收和保险不一而足。

  一些国家也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充满了期待。“我接触的很多德国政商人士,愿意把企业出让给中国人。因为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中德两国是相通的。不像有些发达国家,喜欢把企业当作交易品,买来卖去。”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新老风险交替?

  投资必定伴随着风险。尤其是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存在巨大变数的2012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12年是全球政治超级特殊的年份。从政治方面看,今年有59个国家和地区在今年面临领导权变更,发展中国家的选举争议不断,选举常常成为撕裂社会的工具。

  新世纪以来,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所有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由初级产品产业增长所驱动的。这种初级产品产业增长所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熊市到来时会面临转折,经济变动正在加大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战乱风险。

  在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本文关键词:对外投资,企业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