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高度警惕人民币遭受狙击的风险

www.jctrans.com 2011-12-15 9:53:00 中国经济导报

导读:12月1日,安邦研究团队在金融分析中发出警告:高度警惕人民币贬值长期化的趋势。因为目前国内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多种不利因素在聚集――经济增长放缓、投资环境恶化、金融体系风险上升、制造业营商成本大幅上升、制造业活动在放缓等,这些都在削弱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

  12月1日,安邦研究团队在金融分析中发出警告:高度警惕人民币贬值长期化的趋势。因为目前国内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多种不利因素在聚集――经济增长放缓、投资环境恶化、金融体系风险上升、制造业营商成本大幅上升、制造业活动在放缓等,这些都在削弱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

  近日的人民币汇率变化,似乎印证了笔者对人民币汇率逆转的担心。在12月1日、2日的人民币即期交易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报价都曾出现了跌停。12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继续走低,盘中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触及每日交易区间下限,收盘美元兑人民币为6.3641元,高于12月2日尾盘的人民币6.3597元。

  虽然人民币即期市场交易连续两日出现跌停的状况,但上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走势却仍在持续收涨。上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更是高达244个基点。中间价上涨,但人民币盘中却出现跌停,如何理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矛盾?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人民币自身将要贬值,而“官定”的中间价却在死死护盘。实际上,自今年1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创下6.3165新高以来,人民币大部分时间处在贬值过程中。

  安邦研究团队在跟踪近日的市场形势后认为,人民币很有可能遭到了狙击!

  从人民币出现连续跌停的时间来看,狙击者的战略时机选择得非常好。近期正值中国经济下行、持续的房地产调控不断为市场信心降温,再加上中国出口前景恶化和制造业出现萎缩,引发了市场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担忧,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在下降。而中国央行开始稍微放松货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更加重了市场对中国经济放缓的预期。当这些因素都聚集升温之时,正是狙击人民币的最佳战略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自人民币汇率改革6年多来,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保持了单边升值的态势,虽然人民币未来还可能继续升值,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拐点的预期正变得强烈。最近彭博发布的一项对经济学家和分析师的预测性调查显示,“随着中国出口顺差持续减少,人民币未来4个月内兑换美元的汇率走势将出现疲软。”不少经济学家甚至预测,未来4个月内人民币可能成为“金砖国家”中表现最疲软的货币。这种市场心态的累积,为狙击人民币提供了很好的土壤。一旦出现触发因素,套利的国际游资和热钱迅速撤离,将会刺破人民币资产泡沫。

  一般而言,狙击货币大多要利用衍生品交易市场进行。比如1997年,索罗斯攻击港元采用的办法是在纽约外汇市场卖空港币和股指期货。但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不完备,同时国际上的人民币头寸有限,所以这次有关人民币的狙击,应该发生在货币交易市场。至于具体的狙击者,惯于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的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可能依旧是狙击的主力。

  面对狙击人民币的行动,中国一方面要高度警惕,一方面则要准备好应对的策略。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保持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对中国市场稳定的信心。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根据安邦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了解,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干预信息是有关房地产的。因此,陈功估计只要中国明确房地产的有关战略,提出有关房价稳健的定位、标准和方向,即可瓦解这次对人民币的狙击。此外,从房地产行业本身以及社会稳定的需要来看,提出明确的房地产战略也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民币背靠庞大的中国经济体,当然非港元、泰铢所能比。但在人民币汇率改革还未完成、国际化进程还在路上、中国经济内部仍存在不少挑战的时候,通过狙击人民币来获利对国际投资者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不过,只要中国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在宏观上堵住被狙击的漏洞。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民币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