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运业持续低迷、亏损加剧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8-21 10:18:00 市场导报

导读:“从7月10日起,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已连跌23天,从1162点下跌至790点,很多海运企业不断亏损。”舟山一家海运企业的老总不断抱怨道。

  盛夏的舟山,显得有点“冷”。

  “从7月10日起,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已连跌23天,从1162点下跌至790点,很多海运企业不断亏损。”舟山一家海运企业的老总不断抱怨道。

  海运业持续低迷 

  海运业作为舟山市服务业的支柱行业之一,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首当其冲,影响较大。由于运价持续低迷,导致舟山市海运企业普遍不景气,值得引起重视。

  舟山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舟山市海运企业亏损加剧。1-5月盈亏相抵后亏损1.93亿元,比1-2月增亏1.08亿元。至5月底,全市199家海运企业亏损138家,亏损面达69.3%,比1-2月扩大3.1个百分点。

  在与舟山相邻的宁波,以海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宁波海运日子也并不好过。

  根据今年一季度报告,宁波海运目前总资产70.6亿元,净资产20.34亿元。一季度宁波海运实现营业收入26176万元,同比减少13.77%。报告称,营业收入同期下降,主要是受国际国内贸易需求量下降、运力供需失衡、全球航运业景气度持续低迷的影响,船舶运输价格和船舶周转率均比上年同期下降。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6月21日,宁波海运公告称,将所属船舶“明州28”轮作为废钢船出售,售价约为2845万元。公司称,在当前航运市场低迷、运价下探、企业经营成本高企的情况下,该轮处于亏损营运状态,综合考虑予以报废处置。

  反映中国沿海海运运价指数的CCBFI(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今年2月后有所回升,但始终未冲破1400点。以舟山市5.7万吨跑北方的散货船为例,目前每吨运价由去年底的40多元一路跌至20多元,运价同比下降了近50%,已远低于企业最低保本运价。此外,行政部门各项规费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运行压力,据海运企业反映,今年以来海洋清污费、港口强制拖轮费等各项新增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左右。

  而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BDI(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指数8月8日收于790点,又比前一天下降了22点,这已经是BDI指数连续第23个交易日下跌,而在此之前的几个月,BDI指数也一直在低位震荡。

  长期关注航运市场的航运专家表示,干散货航运市场低迷持续时间之长,已经超过了2008年底的那场海运危机。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和运力过剩愈发严重,市场至今仍未有见底迹象,此轮调整能何时结束,成为当下海运界关心的焦点。

  舟山市经贸委下属的舟山船舶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舟山市海运业运力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运力过剩问题不断凸显,近几年大批新增运力投入市场,促使现有运力的绝对过剩;运力增幅持续超过货源增速,加剧了现有运力的相对过剩。海运企业现有部分船舶闲置和外流,个别船东甚至选择卖船脱离本行业,上半年,舟山共有157艘计23.1万吨运力的船舶办理营运证注销;转让给外地的营运船舶有25艘,运力7.3万吨。

  干散货船订单锐减 

  海运业的低迷,也让造船业遭遇到了订单危机,特别是与海运业息息相关的干散货船。

  有报道称,今年前6个月,整个中国造船业订单数大幅缩减,正走向近10年来订单情况最糟的一年。有些造船企业甚至没能拿到1张订单。

  来自英国船运经纪机构克拉克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国造船厂仅拿到182艘船的订单,而去年为561艘,顶峰时为2007年的2036艘。从吨位上看,中国造船厂今年1至6月确保的订单为300万修正总吨,2007年的峰值为3254万修正总吨。克拉克森的数据还表明,去年180家造船厂中有46家没有出产1艘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也称,今年1—5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呈现 “三连跌”。其中,承接新船订单量为9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3%。

  来自浙江省船舶交易市场的数据也表明,国内二手散货船交易正在进入寒冬。比如5000载重吨散货船和15000左右载重吨散货船的询盘量和出售信息都有所减少。20000至30000载重吨散货船几乎无人问津。有船东表示,希望出售2010年造23000载重的国际CCS级散货船,价格面议,而他的另一艘已于去年下半年出售的27000载重吨散货船,国内CCS级,当时的成交价格在8000万左右。

  来自经纪人方面的消息,一艘2005年宁波造12000载重吨的ZC级散货船,广柴主机,船东报价2000万,但买家要求的价格在2000万以下。另有经纪人表示,江苏某国有大型集团公司有意向订造一艘54000载重吨左右的海进江散货船,并且明年有可能还会继续订造一艘73000载重吨的海进江散货船,船级为国际CCS,但具体合同价格不明。舟山地区也有船东订造40000载重吨左右的海进江散货船,虽然行业整体不景气,但海进江船型的出现还是为举步维艰的船舶工业带来一丝希望。

  导报记者在浙江船舶交易市场的交易数据库中也看到,2006年,一艘3000吨左右载重吨的干货船,在浙江船舶交易市场的成交价格在1200万元,而到了2008年2月,吨位差不多的一艘干货船,成交价格只有550万元,到了今年5月份,同样吨位的干货船的成交价格仅剩下240万元,缩水500%。

  在浙江船舶交易市场,今年上半年仅成交一艘散货船,载重吨为13222,成交价格也仅为1700万元。

本文关键词:浙江,海运业,亏损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