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发力助推航运业复苏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10-10 15:57: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在欧洲经济深陷泥沼,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数据也难以令人鼓舞,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外贸形势严峻,内需动力不足。下半年,以“稳增长”为着力点,中央和地方政府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外贸增长和内贸发展的一系列新政强势推出。

  在欧洲经济深陷泥沼,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数据也难以令人鼓舞,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外贸形势严峻,内需动力不足。下半年,以“稳增长”为着力点,中央和地方政府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外贸增长和内贸发展的一系列新政强势推出。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航运业从一系列新政中也看到了行业复苏的美好前景。

  周 漱

  世界贸易组织在9月22日发表的全球贸易风险分析报告中指出,受欧债危机拖累,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的3.7%下调至2.5%;将2013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的5.6%下调至4.5%。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将从此前的2%下降至1.5%;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速将从此前的5.6%下降至3.5%。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表示:“今年全球贸易增速不及前20年平均值的一半,贸易量的变动低于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全球贸易面临下行风险。”

  而作为全球发展引擎的中国,在多重危机的夹击下,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外贸形势严峻,内需动力不足,与贸易息息相关的航运业自然不能幸免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

  外需疲软重挫航运

  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292.9亿美元,同比微增0.2%;出口增幅从7月份的1%略微扩大至2.7%;进口增幅则从7月份的4.7%下滑至-2.6%,为7个月来首次负增长。对于当前的外贸形势,在9月19日商务部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8月份出口增速比7月份有所回升,但还是较低。这主要还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欧债危机趋于恶化,国际市场的需求严重不足所造成的。此外,出口综合成本上升、贸易环境不佳也是出口增长乏力的重要因素。

  “8月份进口出现负增长,这是2月份以来的第一次,我们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沈丹阳说,一是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像建筑及采矿用机械、纺织机械等资本品的进口需求严重下降。二是作为出口先行指标的加工贸易进口增长乏力,特别是用于出口的零部件进口需求走弱,使得加工贸易进口增速8月份同比下降1.4%。三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拉低了进口增速,8月份重点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平均价格普遍下跌。

  判研全年外贸形势,沈丹阳指出,总体上看,由于世界经济继续趋于下行,今后几个月的外需可能比前8个月更为疲软。而与此同时,贸易环境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外贸形势仍然严峻。

  严峻的外贸形势直观地反映在港口吞吐量上。1—8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80.49万TEU,同比增长7.4%,增速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11.64万TEU,同比增长4.6%,增速放缓5.5个百分点。

  如果单独将主要港口的外贸出口重箱数量排列成表,就可发现各港口出口重箱数量增幅下滑趋势明显。18个港口中,1—8月,除了营口港因为基数较低获得两位数的增幅之外,多数港口仅仅获得个位数的增幅,其中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仅仅增长0.6%,而深圳港甚至是负增长,宁波-舟山港也仅仅取得3.4%的增幅,广州和青岛港的增幅均不足5%。

  受全球航运业持续低迷影响,航运业闲置运力与日俱增,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疲软短期内难见好转。截至6月末,全球集装箱船队规模已达1600万TEU,据克拉克森预测,2012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将增长7.3%,其中8000TEU以上型船舶运力将增长26.3%。然而,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量增速却跟不上运力增速,据ALPHALlNER预计,到年底,全球的闲置船舶运力将达到110万TEU。市场闲置船队时间将从短期向中长期演变,要消化运力过剩可能需要3~5年甚至10年的时间,因此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疲软在短期内或将难以得到改善。

  QE3来势汹汹

  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没有操作时间限制,也没有总额限制,给市场留下了更多的猜想,也给全球制造了更大的担忧。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也推出了新的量化宽松策略OMT(直接货币交易计划),与QE3类似,OMT也没有对干预规模和干预时间的限制。继美欧之后,日本中央银行宣布,将进一步加强量化宽松措施,追加10万亿日元购买国债,将购买国债的基金规模扩大至80万亿日元。

  新一轮全球量化宽松潮起,必将深刻而长远地改变中国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相关政策走向。

  比如货币政策。有专家指出,QE3将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加大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使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陷入两难境地,使中国实现稳增长、控通胀的调控目标难度加大。

  从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实施来看,流动性的注入与美元贬值均会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则将通过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最终传递至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数据显示,QE1推动美国商品研究局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36%,食品价格上涨20%,石油价格飙升59%;QE2推动美国商品研究局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10%,食品价格上涨15%,油价上涨3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生产资料价格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上涨。主要生产资料中,有色金属、橡胶、矿产品、能源、农资、钢材、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只有建材价格持平以及轻工原料价格小幅下降。

  QE3主要通过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及国际贸易,最后传导到航运市场。QE3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美国经济企稳并拉动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长远看对中国出口有利,但货币宽松引发的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走高又对中国出口不利。两者相比不利影响来得快,有利影响则要等到美国经济好转后才能慢慢体现出来。

  QE3推出之后,美元贬值会推动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将首先受到冲击。随着上游价格上涨的传导,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会使企业经营受到双重挤压,使得以成本优势为基础的“中国制造”遭受重大打击。与出口息息相关的航运业,将继续低迷下去。

  而QE3所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将使航运企业运营难以为继。目前,燃油成本是船公司的第一大成本,油价一旦上涨,将使船东的处境雪上加霜。此外,通胀的持续将导致船员工资、船用备件、船舶修理,甚至港口使费上涨,大大加重船东的成本支出。

  稳定外贸举措强势推出

  1—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4976.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3091.1亿美元,同比增长7.1%;进口11885.1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出口仅增长7.1%,离今年年初定下的增长10%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外贸数据的疲软,以及美国QE3来势汹汹,使得中国下半年外贸形势愈发严峻。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促进稳定外贸增长若干意见》(《意见》),推出八项稳定外贸增长的举措,包括:加快出口退税、确保准确及时退税;扩大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通关成本;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意见》第1条指出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明确体现了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意图。从之前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来看,出口退税政策在短期内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使企业直接获益,可以说是一种鼓励性的手段。目前,广东省国税局已经出台《关于进一步采取税收措施,支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的意见》,提出十项加快出口退税、促进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提出稳定、促进贸易增长之余,也着重指出要优化贸易结构,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支持企业开拓非洲、拉美、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鼓励地方、行业、企业到新兴市场参展办展,开展贸易促进活动。

  长期以来,中国外贸对发达国家依赖程度高,与发展中国家外贸规模较小。当前,主要经济体受债务危机困扰,经济持续低迷,需求相对疲软,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不仅适应当前世界经贸调整的大格局,也是当前稳定外贸增长的现实选择。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三驾马车,航运复苏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