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如何走出低迷?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1-12-16 9:55:00 文汇报

导读:上个月,国内一家颇有些名气、“海陆空”俱全的物流公司被曝光拖欠船东巨额船租,虽然公司总裁对媒体解释是“延付”而非“拒付”,但同时也表示,由于市场不景气,公司将进行收缩调整,暂时不再订新船、到期船只不再续租,同时还将缩减部分亏本航线。

  上个月,国内一家颇有些名气、“海陆空”俱全的物流公司被曝光拖欠船东巨额船租,虽然公司总裁对媒体解释是“延付”而非“拒付”,但同时也表示,由于市场不景气,公司将进行收缩调整,暂时不再订新船、到期船只不再续租,同时还将缩减部分亏本航线。业内人士则抱怨说,今年是航运低迷期,运价低、成本高,拖欠船费、延付租金的航运企业其实不在少数,很多企业苦苦挣扎了一年,只是为了不亏本,或至少别亏太多。

  而这个月,上港集团传来好消息,今年1至10月,上海港共完成货物吞吐6.03亿吨,预计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3150万TEU(标准集装箱),与去年2907万TEU的纪录相比,增长约8%,继续领先新加坡港等世界其它强港。

  一面是船舶运输企业在“瑟瑟寒风”中备受煎熬,一面是港口企业在桥吊的轰鸣声中“积极向上”,这一冷和一热,共同构成了2011年中国航运业的整体格局。对于这种看起来有些矛盾的现象,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真虹分析说:“港口企业的景气,表明我国运输需求仍处于高速增长中;船舶运输行业的不景气,则主要应归咎于运力投放过剩,以及经营成本的持续居高不下。”

  景气指数显示“前高后低”走向

  就整体而言,2011年中国航运业整体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指数信息,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均位于“微景气区间”,分别为102.02点、100.57点和102.83点,但预计第四季度将跌破景气分界线,为95.80点。侧重反应航运企业对后续市场预期的航运信心指数则全年一路走低,从第一季度的107.71点一路跌至第三季度的72.77点,反应了行业间普遍弥漫的悲观情绪。

  作为“重灾区”的船舶运输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景气指数全部位于“相对不景气区间”,分别为87.47点、96.83点和89.96点,预计第四季度的景气指数为85.31点——就在去年第二季度,这一指数还高达129.58点。至于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今年第一季度时仍有71.15点,第三季度已暴跌至20.85点,表明业内人士对行业经营的信心已跌至“冰点”。

  与船舶运输企业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今年前三季度均维持在110点以上,处于“相对景气区间”,港口企业信心指数则全部位于130点以上,第二季度甚至出现了160.39点的高位,充分展示了港口企业总体运营情况良好的局面。但因为受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预计第四季度港口行业的发展态势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将出现下行趋势。

  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境遇

  如果从航运市场的角度回顾,今年,国际集装箱、干散货以及石油运输市场,则在普遍存在运力过剩这一“通病”的基础上,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航运业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