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海运新闻 >> 正文

海运新闻

  • 南通“江海联动”奋力起航

    www.jctrans.com 2009-10-12 10:44:00 上海航运交易所

  •   南通在江苏唯一拥江抱海。上海港“水水中转”箱量的数字攀升,着实让与上海隔江相望的南通人兴奋不已。日前,在由上海交大、南通市人民政府、美国兰德公司及上海文广集团共同主办的“太平洋论坛”上,与会专家再一次聚焦“江海联动”,让南通人铆足了一股劲,思忖如何发挥“江海联动”的比较优势,奋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鲲鹏之翼”。 

      两翼均可建航运分中心

      今年3月,世界航运聚焦长三角。 

      此时,国家作出了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事实恰亦如此。近年,随着苏浙经济腾飞,在“北翼”加速了以南通港为代表的港口建设,在“南翼”加速了宁波北仑港为代表的港口建设。 

      与此同时,由于长三角南北两翼的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扩容显示出某种限制。对此,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教授作出的分析是,洋山港对于长三角吞吐能力有限,这个港口再大,却被东海大桥的容量所限定,港口这么大,大桥却只有其十分之一的容量,所以洋山港的局限不得不令人正视。 

      专家进一步解释,上海港的“硬能力”已经够高了,货物吞吐量连续四年位列世界第一,量再多的话,成本直上。再者,大量的集装箱从外环线横过整个市区,造成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破坏城市环境,此等负面效应亦不可小觑。 

      专家指出,如果将运往洋山港的货物合理分流到北翼或者南翼的航运分中心,这对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整体发展是很有利的。上海港要把自己的“硬力量”转移出去,只有转移出去以后,上海港才有可能上升为“软”的航运中心。而要从航运“硬中心”变成航运“软中心”,很大程度取决南通和宁波这两个南北航运分中心的分工,一旦南北翼航运分中心建成,整个长三角长江流域“水水转运”的功能立竿见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实现也就为时不远。 

      “北翼”-分中心优势凸显 

      在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看来,地处长三角“北翼”的南通,要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分中心,最具“江海联动”的两大优势: 

      ―――看区位,得天独厚。南濒长江:长江口拦门沙整治后,航道水深已达10.5米,加上3-6米潮差,南通港实际上已具备海港功能。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渝及滇、黔、陕、豫等地,是“海进江”最重要的承载地之一,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江苏省重要的出海门户。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紧贴国际主航道;居我国沿海南北大通道重要节点,为长三角沿海“沪甬通”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紧邻上海:与上海一衣带水,从南通港到洋山港只有100多海里。贯通南北:作为长三角向北辐射的第一“门户”城市和桥头堡,北接苏北大平原,通过新长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及连申线等高等级内河航道,与苏北主要城市及欧亚大陆桥(陇海线)相连,物流腹地十分广阔。 

      ―――论交通,十分发达。南通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全面发展。南通港布局合理,“一港十区”格局已然形成;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沪通铁路跨江大桥等“五桥五渡”的过江大通道框架基本确立,使得南通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宁启高速、沿海高速,海启高速等高速公路网和“五横七纵一环”的干线公路网等快速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构建;南通兴东机场正按照上海航空枢纽的辅助机场定位,将成为以支线航空、货运航空为主、通用航空为辅的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成员;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沪通铁路等铁路网主骨架以及海洋铁路、港口铁路支线即将进入全面建成阶段,南通将成为全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 

      事实上,南通“江海联动”正在逐步取得重大突破。资料显示,南通全港现有千吨级以上大小泊位11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7个。全港货物吞吐量连续3年突破亿吨,到2012年有望突破2亿吨,进入中国沿海港口10强。 

      南通通江达海的条件让专家颔首称是。港口专家、上海市政协常委任先正认为,在南通,铁路可以直接进入港口进行装卸,南通港定位为洋山港的分港,可把长江流域的货物通过水运中转,换成海船喂给洋山。这样既可“喂饱”洋山港,又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还减轻了陆上运输的压力。 

      有所不为避免“囚徒困境” 

      目前,在长三角分布着一二十家港口。专家分析,根据有关指标判断,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这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一般包括机械、冶金、电力、石化和建材等行业,其所需的原材料或制成品,依赖于沿海港口大进大出。加之,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全球处于低端产业或者产业链的低端,其零部件生产、加工和最终装配,都需要进出口量大价廉的产品,所以,两方面就产生了对航运和港口服务的巨大需求。 

      然而,由于各自定位并非十分明确,导致港口群出现一定程度的无序竞争。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曲林迟教授认为,经济学中有个“囚徒困境”,反映在这一领域就是,最好有谁先退出这个市场,但谁都不想先退出,最后就是全都“拼”在那儿。“囚徒困境”理论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博弈全输,合作双赢。港口群没有“赢者通吃”,长三角港口要避免出现“囚徒困境”,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南通港的洋口港区作为一种散货码头潜力很大,用20年时间可将之建成我国适合大宗散货中转运输的综合性港口,而上海港和北仑港不可能再盯住散货码头做大。 

      自1990年以后,全球已进入第四代港口,引入了港口联盟、供应链整合和绿色港口理念。经验表明,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港口所在的城市要开始形成一种航运服务体系,这种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基本层次是港口业、海运业各种代理、船舶供应、拖轮、理货、引航、修船;更高层次一定要发展航运法律服务、金融服务、航运信息咨询、航运科技研发、航运中介组织、航运会展服务。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季建华教授认为,有了发达的服务体系,即使像伦敦这样的城市没有大港口,但仍被称为航运中心。上海港在这方面应早做谋划,虑之长远,这样才能发挥长江沿线港口资源的整体优势,凸显上海港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国际枢纽港作用。 

      核心提示 

      目前,上海港已基本完成由河口港向海港的转变。令人关注的是,上海港在集装箱的疏运体系中,“江海联运”的箱量逐年攀升。去年,洋山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较上年增长35%,其中“水水中转”箱量占总箱量的48%。而今年1-8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1600万标准箱中,“水水中转”箱量的相当部分亦来自长三角“北翼”。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