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揭秘马士基:全球视野远行船2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9-24 11:04:00 商学院

导读:从A.P.穆勒到马士基,两代掌舵人分别负责了公司发起壮大、加速跨越两大阶段。其中,从一个有限地域企业变身为跨国集团,马士基是毫无疑问的全球视野远航者。

  不过,早在1970年,马士基公司就已经建立了几个内部委员会去决定集装箱的形状。经过再三考虑和细致分析后,委员会提议了轮船的尺寸,但马士基不同意。他需要更大、让人们大吃一惊的轮船来大胆地开辟道路。此外他决定订购九艘船,这样公司可在每周固定的离港时间从事集装箱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实现他的宏图,为他经营理念背后的新集装箱服务建立新的准点航行标准。

  相比更早进入集装箱航运的许多其他公司,马士基海陆航运是第一个使用36英尺集装箱的公司,也是第一家声明准点航行的公司。如今,马士基航运是业界翘楚准班率最高、最具可靠性(可靠性和准时性是重要的指标)。它基本掌握了完整的运输产业链货物从工厂出来,经过物流到港口,再到航运运输。如今,在公司内部架构中,这三部分业务是完全独立、自负盈亏的主体。过去,三大业务集团捆绑在一起,做决定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会出现决策失效甚至产生风险。现在,各个业务集团独立承担责任,做决定的依据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

  例如,APM码头公司有100%的自主权决定商业的运作,马士基航运同其他航运公司竞争,才能从APM码头公司拿到较好的价格,并不会因为同属一个集团而受到优待,而且它不仅与APM码头公司、丹马士合作,同时也有其他第三方供应商和客户。

  当所有这一切发生后,转向集装箱是个有决定意义的选择成为共识。这个举动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亮蓝色船只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在后面,原因可以归结如下:有做出重大必要决定的意愿和勇气;必须有雄心去研发新的、更好的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必要的裁员和增加船只修理时间。

  例如迪林曾经驾驶过的约翰·尼斯·马士基号大型远洋班轮,开始有42人,但后来由于现代化操作,人员减少了一半。公司在船只维修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以前作为维修主发动机的一部分,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换轮船的活塞,有时甚至每到达一个港口都得换活塞。今天,活塞能持续工作10万个小时,技术的进步相当明显。

  当你把所有的优点果断、实施、交付精确、技术研发、陆上高效分销集中在一起,就会知道为什么能在激烈的竞争局面中脱颖而出。在后来的几十年里,马士基一次次带领公司为了追求完美的商业行为而去更新技术系统,他力主的观点修建工厂去制造先进的集装箱,其正确性也被一再证明。

  马士基闯中国

  1977~1984年间,马士基集团中国公司的姚恩盛在香港任职期间,每隔一个月都要去一次中国内地。当时他面临一个麻烦事:作为一个外国商人,必须受到一家国有企业的邀请才能进入内地。外国的运输公司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一个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OSCO),按照规定,这家国有航运公司是所有外国航运公司的代理;还有一个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许多竞争对手都选择了COSCO,但是马士基集团却决定选择对外经济贸易部。

  “毫无疑问,当时我们的选择为我们今天在中国的地位打下了基础。”姚恩盛解释说,选择外贸部可以避免直接的竞争,同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待遇,尤其是可以同货运控制组织建立一个直接关系,而且多年来,公司同那里的公务员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数十年来,马士基集团卓越的游说工作以及同正确的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而闻名,这尤其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得到了证明。在其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完整而又独特的网络和个人关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年每一个在丹麦的中国代表团都以一种或多种方式接触过马士基集团, 来自中国的中央机构,连省级代表团、副省长、副书记、代理市长和一些重要的地方党员都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今天为别人提箱子的一个小人物,五年后或许就是一个副市长,这对马士基集团来说,就是一次很有价值的接触。

  集团内设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接待中国代表团,而且,对于如何接待这些参观者也有规范。每次参观几乎都要设法安排去集团总部伊斯普兰登,客人经常受邀同马士基一起喝茶。到丹麦访问的另一部分内容是观光,对大部分听着神话故事长大的中国人来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人了,参观安徒生在菲英岛首府儿童时代的家是他们一次特殊的经历。另外,造船厂先进的技术也常常给中国参观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多年以来,马士基集团以船只采购、港口码头建设、集装箱生产工厂、集装箱的铁路运输等形式对中国做了大量的投资。如今,马士基集团的业务涵盖运输产业链、石油天然气和零售业,在中国主要是从事运输业,包括三大业务集团马士基航运,丹马士物流,APM码头公司。

  马士基航运至今依然是行业翘楚;物流业务早在1998年就已进入中国,直到金融危机前一年一直保持每年20%~25%的增长率,大量业务来自外国公司从中国出口;油轮是中国造船厂的几个最大的客户之一,在中国下的订单的价值累计近150亿丹麦克朗。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这家公司出现了历史上的首度亏损2009年,马士基中国业务亦受到重创,航运、物流、码头三大业务满盘皆输。尽管2012年行业预期呈现乐观之势,但显然不足以复苏信心。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多方关联导致这个行业的恢复状况复杂,节约成本、强化内部管理等是目前航运业的必修课。

  2010年3月26日,马士基(中国)在成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办公室,将信息处理中心从深圳搬到了成都。这显示出马士基集团对中国二三线城市充满兴趣,因为那里有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及新的启动内需政策优惠机会。

  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已有实践看,马士基关于中国的选择和判断是在用事实证明,他有和父亲一样敏锐的商业嗅觉,能够从世界贸易的发展中察觉到商机所在,准确地指出贸易潮流的发展方向,预判到新经济中心的精确位置,并相应地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

上一页

本文关键词:马士基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