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贸易新闻 >> 正文

贸易新闻

  • 自由贸易符合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利益

    www.jctrans.com 2009-2-10 10:05:00 红网

  •   在2月9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中国不会实行Buy China(“只买中国货”),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国内的商品、国外的商品,都将一视同仁。

      “Buy China”的说法显然来自“Buy America”,前不久美国国会在经济刺激方案中附加“只买美国货”条款的举动,被世界各国认定为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广为抨击。“买美国货”这一波未平,“雇美国人”那一波又起。2月6日,美国参议院又投票通过了一项限制外国人在美国银行就业的议案,更是遭到美国内外舆论的批评。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不是当下美国的特产,英国首相布朗一面高调警告“要反对金融保护主义”,一面却主张“把英国的工作留给英国劳工”。在英国工人罢工反对使用外籍劳工的同时,法国汽车厂商被要求使用本国所产的汽车零件,西班牙消费者被官员督促要使用本国货。

      商务部官员关于国内外商品一视同仁的表态,在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又一次亮明了中国政府维护自由贸易原则的立场。1月30日,胡锦涛在应约与奥巴马通话时,就明确向其传递了中方“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观点。温家宝在春节访欧期间同样郑重声明,中国绝不追求贸易顺差,绝不搞贸易保护主义。曾经站在自由贸易“道德高地”上的欧美发达国家,一旦面临经济衰退风险的时候就忙不迭地想要抛弃自己的经济信仰。中国坚定地扛起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帜,自然与中国的自身利益有关,但维护自由贸易未必不是整个世界的共同长远利益之所在。

      中国30年开放崛起之路,同时也是一个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尽管拓展国内市场的转型方向已经确立,但受制于突然到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历史性经济转型并没有最终完成。中国制造业庞大的产能仍然需要整个世界来消化,人为导致的壁垒林立将在硬需求减少之外,给中国出口造成雪上加霜的打击。以所谓“买美国货”条款为例,受害最深的将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尽管奥巴马高声宣称不支持相关保护主义条款,但真正修改的限度只是不违反国际贸易条约而已。修改后的“买美国货”条款使欧洲国家的利益得以保护,但没有签署《政府采购协议》的中印等国仍被排除在钢铁采购范围之外。

      正如人们批评的那样,贸易保护主义损人却不利己。“买美国货”条款是美国钢铁利益集团游说政府和国会的结果,其直接目的在于通过保护措施使美国钢铁业新增1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但是,根据美国智囊机构的研究结果,这一条款很可能招致其他国家报复,如果贸易伙伴对美国货关闭十分之一的市场,美国人将因此丧失6.5万个岗位。更为严重的地方在于,这种拉锯式、不断价码升级的贸易战,很可能使本已放缓的世界经济加速跌入衰退的深渊。20世纪30年代,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挑起世界范围的贸易大战,直接导致了长达10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避免历史重演,就必须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还魂。

      或许在庄严宣告主张之外,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更需切实的措施。以灵活务实的手段,与贸易伙伴达成平等互利的共识,这是对中国利益最好的保护,同样是对世界共同利益的尽职尽责。经过30年开放洗礼,中国不仅有厚实的物质基础,同样不缺乏与人打交道的智慧。这样一个过程,是一个利益协调的过程,也会是一个巩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过程。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