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晓琴
炼油行业似乎已经没有“油水”可言了,因为《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即使国内最赚钱的炼油厂——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上半年的炼油业务也是亏损得一塌糊涂。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曹和平在《我财经》节目中做了分析。他认为,这暴露了原油从开采到炼化,再到销售之间定价机制严重缺失的问题。因此,应尽快把定价权让给公民听证会议和第三方机构。
曹和平分析认为,“每到经济上行期间,我们就说炼油是一个暴利行业,因为赚得特别多,而到经济下行期间,生产企业又马上叫苦。为什么经济上行期间赚得特别多,下行期间又亏得很厉害?价格出现如此大的波动,都是因为定价机制出了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探油大概90%都在中石油身上,在这个环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当石油开采价格高的时候,消费者又要求价格降下来,炼油企业就不赚钱了。”
曹和平最后建议说:“我们要尽快把石油探、采、炼、销这几个环节的定价机制理清楚,让第三方参与进去,不能让发改委一家成为定价的最终决定者。把定价权让给公民听证会议和第三方机构,让他们成为国家发改委、中石油和消费者的委托机构去定价,这样一定比现在定的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炼油行业似乎已经没有“油水”可言了,因为《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即使国内最赚钱的炼油厂——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上半年的炼油业务也是亏损得一塌糊涂。公司一位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行业不景气,国际油价先涨后降,并且原油成本几乎占据了炼油成本的96%,导致镇海炼化上半年的炼油业务亏损将近4亿多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炼厂不赚钱,成品油销售公司便纷纷发展起了非油品业务来维持生计。其中,中石化旗下各地的子公司已经在围绕加油站做大型便利店,并借助营销网络平台探索发展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