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学院 >> 论文集锦 >> 其他综述 >> 正文

其他综述

  • 抓住物流人才这一牛鼻子

    www.jctrans.com 2008-7-10 10:07:00 互联网

  •   第二,在教育部指导下抓好物流学科建设。这里我想引用李岚清同志2002年5月10日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暨第三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中的一段话:“今后高校要把改革重心转向学科结构调整和提高教学质量上。要根据现代科学技术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发展趋势,积极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充分运用高校前一段改革形成的有利条件,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造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要避免‘千校一面’,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需要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这段话为物流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去年在大连会议上,大家对物流的学科性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共识,目前不少学校成立物流研究中心或物流研究所,成立物流系,有的正在筹备建物流学院,方向是对的。下一步要抓好四件事:(1)要组织精兵强将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我认为物流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与管理学、工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物流专业目前虽是目录外专业,但要当作正规专业来办,争取在目录调整时进入,还要争取进入一级学科。(2)要牢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一方面我们要扩大办物流专业的学校,但另一方面没有条件的学校我主张不要急于招生、上专业,滥竽充数会误人子弟。(3)要重点培养造就优秀学科带头人。我在《中国物流》一书中,推荐李京文、徐寿波、吴润涛、王之泰、吴清一、张文杰、何明珂、王宗喜等同志为中国第一代物流专家。现在已有一批中青年物流研究的尖子人物,我们将逐步把他们推到前台。中国物流学会物流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拟逐步建立物流学科带头人评价机制,我也希望大家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参与国家与省部级物流研究课题,写出一些高水平学术论文参加一年一次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我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的成果申报由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我深信,经过3-5年的努力,在全国一定会涌现一批中青年物流学科带头人。(4)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产业,决定物流专业必须多层次、多目标、多模式。但重点是抓好大学本科,在抓好本科的同时,要重点培育物流硕士点、博士点,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对物流在职人员的培训中,要把物流管理人员的培 

      训作为重点,物流管理人才我认为分三个层次:(1)培养造就优秀物流企业家,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培养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物流企业家素质。我认为,中远魏家福、中外运罗开富、中海运李克麟、中储洪水坤、大田物流王树生、宝供物流刘武等同志都是中国的物流企业家。我们应当去努力创造有利于物流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创造条件,举办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2)建设一支物流职业经理人队伍。党中央与国务院要求,“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我们已在劳动部领导下,制定了物流师标准,劳动部已经公开发布,分三个层次:助理物流师、物流师与高级物流师。今年四季度试点,明年全国推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引进世界贸易组织ITC“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证书,并推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物流职业经理培训证书”系列。有关协会也在推进这项工作。(3)培训量大面广的物流专业管理人员,如交通运输、仓储、包装、港口、海关、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等不同的专业管理人才与专业物流工程人才。

      我举一个例子,中远集团1993年10月5日宣布收购新加坡上市企业“孙集团公司”的615万股票,成为这家公司最大股东,并将其更名为“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中远投资公司在几年内快速发展,被新加坡《商业时报》评为2001年度10家表现最好的公司之一。中远投资公司总裁季海生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人才是海外企业发展的关键,利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中远能走向世界舞台,关键是拥有一批能胜任国际竞争的人才。中远一直从事国际海运业务,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培养了很多出色的经营管理者,他们能很快融入当地社会,按国际标准和现代物流理念经营管理企业,使企业在海外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第四,切实抓好师资与教材两个环节。物流也好,采购也好,教材从无到有,目前已有不同层次的近10套教材,不少大学、大专、中专校,不少出版社为此而作出了贡献,非常感谢大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高质量的问题,现在缺高水平的精品教材。物流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决定成立全国物流教材编审委员会,首先要确定不同层次物流专业的核心教材,组织高水平老师编写,并争取进入教育部教材规划,至于专业课与选修课,各校可以各有特色。对于物流师资建设,教育部高教司十分重视,去年已委托北方交大进行了一次培训,物流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决定从明年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设点,进行单课程或多课程的师资培训。规划好后要报高教司批准。

      第五,充分重视物流“海归派”的使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已开始设计与建设物流人才库,当然需要一个过程,这个人才库要特别重视海外留学人员,他们有的在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有的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有的在工业或流通企业,有的在教学与科研单位,从我们了解到的,他们从国外学习回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很敬业,都取得了成就。但国内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也很出色,有的已小有名气,有的可独当一面,两种人才融合可以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第六,推动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这是一个方向。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与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他们既是行业中的排头兵,也是教学实习基地。各地的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一定要与教学结合起来,并把研究成果拿到企业去推广应用。依托光华基金会建立的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也准备推动这一结合。各学校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重视实习这一环节。特别是中专与职高这个层次的学历教育,更要重视动手能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快,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随时可见,要不断地充实到教材中去,要重视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我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