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贸易新闻 >> 正文

贸易新闻

  • 欧盟经济下滑或影响中国出口

    www.jctrans.com 2008-7-4 10:09:00 第一财经日报

  •   受经济萎缩、通胀的影响,欧盟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欧洲家庭购买力开始下滑,这或许将对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的出口带来新的负面影响。

      据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6月欧元区的通胀率已由5月的3.7%上升到4%,远高于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警戒线。事实上,目前欧洲家庭购买力已经受到高油价和粮价的影响,消费能力被抑制,目前欧盟消费者信心已降至长期平均水平以下。

      根据欧盟各国经济部门进行的调查,法国和德国的家庭消费信心都在下降,英国尽管面对房价可能大跌,但消费依然不振。

      市场调查公司GfK对7月份德国消费者信心所做的调查显示,数据要弱于之前专家的预期。该调查针对德国2000人,结果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6月份的4.7下降到7月份的3.9。

      而最新的消费报告也显示,丹麦和意大利的消费者信心下降的幅度要超过金融机构分析师的想象。

      从目前来看,欧盟整体消费下降,很有可能将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1~5月,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1660.2亿美元,增长27.9%。其中,我对欧出口1123.6亿美元,增长27.4%;而2007年同期的数据显示,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为12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我对欧出口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这意味着,今年1~5月份,出口同比增幅下降近5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飙升等因素导致出口缩减之外,欧元区的需求放缓因素也不容小视。

      从目前来看,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需求继续下降,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

      数据还显示,今年4月份,欧元区国家的外贸出乎预期地由逆差转为顺差,出口额达1382亿欧元,进口额为1359亿欧元,按季节性变化修正值计算,分别比上月增长6.2%和3.6%。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家对俄罗斯、波兰和土耳其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20%和14%。

      另一方面,中国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欧盟减缓通胀。有专家曾表示,中国的企业通过提高生产率实际上缓解了全球通胀。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并没有给外国消费者增加通胀压力,而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应对原材料上涨,来压制全球商品价格。

      此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高级助手、专司中欧贸易事务的郝望北(Per Haugaard)在欧盟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中国现在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欧盟,对于进入欧盟的市场使中国过去取得的经济发展、今后取得的经济成功,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从欧方的角度来讲,我们对中国也有大量的投资,同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大量的货物和商品,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发展与中国的贸易方面,我们是完全相互依存这样一种情况。”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