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海运新闻 >> 正文

海运新闻

  • 长三角港口“差异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先行

    www.jctrans.com 2009-7-20 15:59:00 21世纪经济报道

  •   7月16日,统管长三角铁路运输的上海铁路局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15日,上海铁路局全局发送货物1153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954万吨,增长9%。 

      据上海铁路局宣传部人士告诉本报,这个增量主要源于长三角经济回暖,打造煤炭基地的连云港和浙北宁波—舟山港的大宗货物双双回暖,推动了此间铁路货运的攀升。 

      “而腹地上,安徽两淮煤炭基地企业、马钢、宝钢等大型钢企对铁矿石、煤炭需求量突增,亦是一大推动因素。”上海铁路局人士表示。 

      铁路运送是港口通往内地的主要通道。在日渐忙碌的铁轨背后,整合中的长三角各大港口正在此轮经济危机的底部寻找突破的机遇。根据目前各方公布的情况来看,长三角“一体两翼”的格局里,两翼的江苏、浙江港口相比上海港要显得更为活跃。 

      大宗货物增量稳定 

      本报记者从宁波港务集团独家获得的《2009年1-6月份宁波—舟山港港口吞吐量情况》指出,宁波—舟山港上半年,其集装箱吞吐量为466.8万标箱,只为去年同期的89.23%。 

      但是,该报告同时显示,由于对大宗货物及原油的需求增加,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增幅趋稳。上半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为2.66亿吨,比去年增加3.13%。 

      从上半年每个月的增幅来看,货物吞吐量回暖呈现强劲势头:在1月同比跌12.99%,二月进一步下跌14.59%后,三月降幅收窄为1.29%,4月就呈现起底,进入回暖通道。其中4、5、6三个月的增幅分别为:10.02%、18.86%和16%。 

      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综合处徐处长告诉本报记者,其中,铁矿石、媒体、煤炭、石油的增量比较大。 

      “按往年规律,2—3月份大宗货物进口较冷,随着长三角用电量的上升,而6到9月是大宗货物煤炭、铁矿石等进口的高峰期,未来这一块的进口还将进一步扩大。”徐处长指出,目前铁矿石的价格谈判还在进行,由于钢企对未来价格预期攀升,所以目前的进口也相当大。 

      宁波-舟山港数据显示:上半年原油的吞吐量为0.45亿吨,比去年增加5.83%,增幅相对煤炭、石油、粮食更大。据分析,这是基于国际油价进一步上升的预期而增加的进口。 

      在长三角的北翼,连云港正在打造亿吨煤炭大港。连云港市地税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连云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5667万吨,同比增长10.27%。除了铁矿石、煤炭、焦炭之外,钢材、有色金属、化肥等重点货物都有增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高伟指出,钢企的产量增加,价格回升,虽会促进铁矿石进口的回升。但现在隐忧的是,如果钢铁产业得不到终端需求的支撑,三四季度时,铁矿石的需求能否持续跟进?这或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从而增加钢铁行业二次去库存化现象。 

      “最新数据显示,6月全国又有5万个项目开工,长三角大规模项目开工,许多原材料等亦需要进口,这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冲抵。”高伟表示。 

      外贸:低附加值商品回暖 

      截到目前,上海上半年港口吞吐数据尚未公布。但是,上海海关已经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上海港形势并不乐观。 

      据上海海关7月13日统计,在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2009年上半年,上海关区外贸进出口226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7%,出现持续八个月同比下降的严峻局面。 

      从进出口流向区域来看,上海关区对主要的欧美日三大市场,进出口均呈下降态势,对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别进出口516亿美元、400亿美元和31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3%、20.2%和23.6%。 

      其中主要原因为,高附加值产品需求萎缩、集装箱货运转口贸易下滑。由于传统大宗货物并不多从上海港走,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其港口将面临新的硬件建设(例如铁路)的需求。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称,这一轮的经济反弹,复苏的首先会是低附加值的行业,例如纺织、鞋类等加工制造业。而现在纺织业等传统行业,目前可以通过其临近的港口进出口,所以上海港相对未见大起色。 

      上海具有港口腹地的优势,但随着高附加值的电器产品出口大幅减少,上海承担的集装箱货运的转口贸易也受到拖累。 

      即便如此,上海港的“明珠“,洋山港5月的集装箱吞吐量相对有所回升,该港当月出入船舶数量559艘次,环比增长7.7%,当月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3万标准箱,环比增长8.6%。 

      位于上海港南部的浙江,其外贸正在复苏。 

      7月13日,浙江海关部门发布最新数据,尽管6月时浙江进出口外贸仍未摆脱“双降”,但同比降幅收窄,形势好于5月份:上半年,浙江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18.9%,降幅小于全国平均降幅4.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累计实现外贸顺差344.7亿美元,占上半年全国外贸顺差的35.6%。 

      如果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上半年浙江出现了一个“异动”, 上半年浙江出口机电产品241.4亿美元,下降25.3%。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89.8亿美元,下降3.1%,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形势明显好于机电类产品出口。 

      “这表明在目前,国内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成本优势。”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一位主任告诉记者。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