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海运新闻 >> 正文

海运新闻

  • 李盛霖谈应对海运业危机:携手应对危机 合作共赢发展

    www.jctrans.com 2009-11-17 9:58:00 新华社

  •   “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对海运业造成的冲击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球海运业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在危机和变化中探寻机遇,携手应对,合作共赢。”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16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扩大内需为海运带来机遇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海运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海运业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海运和港口业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李盛霖说,2008年底,有国际海运风向标之称的波罗的海指数,降到了900多点。 

      “最近,波罗的海指数回升到了3600多点。”李盛霖笑着说:“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为海运业带来了机遇。” 

      李盛霖具体介绍说,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钢铁业、汽车业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铁矿石、原油等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为海运需求提供了贸易支撑;船舶工业、物流业的振兴规划,推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给中国海运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今年4月份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为提升上海国际海运中心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按照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李盛霖介绍,交通运输部陆续出台多项保障措施,促进水运业平稳较快发展。去年底,出台了加强运力宏观调控、加强市场价格督查和协调、加大扶持政策力度等政策措施;今年5月份,提出保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八条指导意见,重点是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运力结构,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等。 

      李盛霖指出,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水运行业的具体政策作用下,中国水运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大宗货物运输需求持续升温。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中国大陆港口累计接卸进口铁矿石和原油分别完成5.3亿吨和1.5亿吨,同比增长28.8%和8.1%;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6.4亿吨,同比增长5.6%。 

      坚持开放与合作 

      当前,世界和中国经济都已出现了企稳回升的积极迹象。李盛霖指出,交通运输部将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不断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这些都对海运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市场机遇。 

      他强调说,只有坚持开放,深化合作,才能保持国际海运业平稳健康发展。海运业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开放水平最高的产业之一。中国海运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将继续坚持海运领域的对外开放,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与中外海运界人士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深化合作,共同建设和维护公平、开放的国际海运市场秩序。 

      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李盛霖强调,海上安全和防污染既是国际公约的要求,也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地区和个人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海运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航行安全,重视防止船舶污染,共同守护蓝色家园。中国一贯致力于推进海运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将继续加强监管,避免因金融危机而降低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标准。鼓励老旧船舶更新,优化船队结构,提高船舶防污染技术条件。 

      中国海运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中国海运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应对海运业危机的挑战,打下了基础。 

      李盛霖介绍了一组数字:中国海运船队已跃居世界第四位,拥有轮驳船18.4万艘、1.24亿载重吨,分别为1949年的41倍、310倍。运输船舶基本实现大型化、专业化,逐步迈向现代化。目前,中国国际和沿海水路运输航线多达几千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000余条。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亿吨大港达到16个,7个大陆港口进入世界港口前十位。 

      同时,中国海运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李盛霖介绍,中国形成了以《海商法》《港口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国际海运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船员条例》为主骨架的水运法规体系。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船舶运输,鼓励中外资本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业,水运投资和经营主体实现多元化,全面放开了国内水路运输价格,整顿和规范国际海运市场秩序,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海运市场体系。 

      中国海运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李盛霖举例说,目前,中国水路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11.4%和45.6%,承担了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已成世界港口大国和航运大国。中国WTO海运承诺已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外资可独资或控股经营码头业务、船舶管理业务、海运仓储业务,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际班轮公司均在中国开辟了业务,从事进出中国港口国际班轮运输业务的经营人60%以上为境外经营人。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60个世界主要海运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海运协定,连续10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