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贸易新闻 >> 正文

贸易新闻

  • 中俄贸易进入关键调整期

    www.jctrans.com 2009-12-9 13:54:00 航运商务网

  •   在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工作座谈会上,来自黑龙江省内多家智库机构的多位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对中俄贸易作出新判断:中俄贸易已经进入调整期,国内企业要适时出台对策。

      而作为对俄经贸大省,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不断下降的事实,正印证了这个判断。

      对俄贸易大幅下滑

      金融危机以来,中俄经贸往来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2009年1至7月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下降了40.5%,同期全国对俄出口总值下降49.6%;预计8月仍处于下降势头。

      有着中俄经贸“桥头堡”之誉的黑龙江省,2008年实现对俄进出口110.6亿美元,占中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19.5%,其中,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实现39.2亿美元,增长76.8%;黑龙江省还发挥农业资源大省优势,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13.60 -1.52%]出口,实现农副产品出口14.8亿美元,增长25%。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2008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实际比上一年下降了5%。2009年1至7月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又继续下降了40.5%,同期全国对俄出口总值下降49.6%;1至8月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额则同比下降41.5%。今年1至7月黑龙江省与全国对俄进出口总值分别下降41.8%和36.5%,到了8月仍处于下降势头。

      此外,今年6月,俄方以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存在违反卫生规定的大量投诉为借口,下令临时关闭市场,被查扣的20亿美元中国商品和在市场谋生的华商引起各方关注。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在远东的中国商品市场也面临被查封的窘境。

      有对俄问题研究专家认为,这两件事足以说明,俄方意在延续整肃灰色清关、早日结束练摊贸易,也就是说中俄贸易已进入调整期,即将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俄罗斯政策变化原因

      黑龙江省对俄问题专家普遍认为,近期俄方政策的调整,是出于国家安全、保护本国公民就业和迎接入世检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积极应对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应性战略调整,实现中俄经贸合作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以贸易为主向合作与贸易相结合、从初级合作向产业合作、从原材料贸易向精深加工合作转变。

      专家提出,防范大量资金流失,维护国家安全是俄罗斯目前国家安全战略的第一要务。外来的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俄罗斯,给俄方的商品零售业和民族工业带来严重冲击。与此同时,大量非法外国务工者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据新华社援引俄罗斯方面消息说,在俄务工的外国人每年绕过海关检查将超过100亿美元的资金转移出俄罗斯,非法外国务工者因不纳税每年给俄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80亿美元。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限制外国劳务,保护本国公民就业”就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一个政策。按照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的统计,当前在俄罗斯1.5亿人口中有1000万到1200万外国人在工作,其中700万是非法的。为此俄方专门颁布法令,规定凡持签证进入俄罗斯的外国公民,半年内在俄境内一次性停留期限不得超过90天;特殊情况下方可延长逗留时间,但不得超过10个自然日。

      此外,俄罗斯入世谈判多年,久拖不下,而此次俄方规范商品零售市场,意在迎接入世检查。长期以来,在俄罗斯集贸市场上出售的日用百货和轻工产品基本都是以“包机包税”等“灰色清关”方式流入俄罗斯境内,而“灰色清关”以及与之相关的海关腐败、市场管理混乱正是俄罗斯加入WTO最大的阻碍。因此,俄方一面整肃“灰色清关”,一面颁布规范零售市场的法律。

      中方应积极做好应对

      根据俄罗斯现状,专家建议,我国政府要借助中俄边地贸合作常设工作小组的工作机制,争取与俄罗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协调,解决俄政策多变、延长海关通关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打击黑社会势力、保障我方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为我国及黑龙江等边贸省区对俄贸易创造宽松的环境。

      专家提出,作为对俄贸易“桥头堡”,黑龙江省应在对俄经贸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引导在俄从事经贸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尽快调整经营策略,规范经贸活动,打入俄罗斯人营销渠道。同时,构建黑龙江省的对俄出口生产体系,在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发展对俄高新技术、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加工、轻纺工业、木材精深加工等产业。

      据了解,随着中俄经贸合作和边境旅游的蓬勃发展,黑龙江省获准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已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25个,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最多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将构建以对俄贸易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绥芬河、东宁口岸为前沿,以周边内陆县市为依托,呈现带状分布的经济区域。在这种状态下,黑龙江省日前提出,将推进对俄经贸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宜致力消除中俄经贸合作的体制障碍,保证合作渠道畅通。

      中俄贸易新政雏形初现

      来自海关的消息说,中俄海关旨在规范贸易秩序、提高通关效率的信息交换试点工作即将启动,满洲里口岸成为中俄海关信息交换唯一陆路试点。届时,长期困扰中俄贸易的“灰色清关”问题将得以真正解决。

      据了解,信息交换试点工作一经启动,包括出口经营单位、发货单位、运输工具名称、航次号、集装箱号、商品名称、海关放行时间等16项中俄海关重要的通关数据将实现实时传输,方便双方共同打击海关估价领域内违反海关法规的行为,提高了中俄海关执法合作力度,规范贸易秩序的务实举措。

      中俄海关启用信息交换试点后,在俄存在20余年的“灰色清关”时代即将结束,长期困扰中俄贸易并导致贸易纠纷的“灰色清关”问题将得以真正解决。

      日前,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针对中俄贸易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共同提高通关效率。简化通关手续,双方海关由每周5天工作制改为7天工作制;二是共同建设物流通道。积极争取两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做好黑龙江大桥建设和陆海、江海联运等协调推进工作;三是共同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分委会的各地方政府应保护对方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进一步提高经贸信息、相关法律、资料与语言翻译、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四是共同健全协商沟通机制。特别是涉及重大问题时事先通报情况,遇到棘手问题时及时协商解决。

      据当地媒体反映,这个发言“引起热烈反响,中俄双方代表表示赞同”。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