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如今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港,同时依托福建省石化产业基地,为泉州市外向型经济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综合运输网不断完善,其腹地范围将扩展至周边地区以及赣、湘的部分地区。
漳州港以矿建材料运输为主,其开发将带动漳州市地方经济和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其服务范围以漳州市为主,并辐射闽西、粤东的部分地区。
莆田湄洲湾港以木材、粮食等散杂货运输为主,其优势的港口资源为临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向莆铁路等疏港通道为主骨架的综合运输网不断完善,莆田港的腹地范围将延伸至赣、湘的部分地区。
宁德港以服务地方经济的散杂货运输为主,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引进产业项目的落地,优越的港口资源将逐步得到开发和利用。港的发展将以能源、原材料和通用散杂运输为主,同时兼顾部分集装箱运输以及对台交通,陆岛交通和旅游客运,以服务临港工业起步,积极拓展其他功能,其服务范围以宁德市为主,并辐射闽北、赣北以及浙南和西南部分地区。
依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福建省运输体系的布局,结合福建省经济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布局,对台“三通”需要和预测的重要货种吞吐量,沿海港口主要布局形成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5个运输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近期建设重点位厦门港嵩屿港区、海沧港区和福州港江阴港区;煤炭运输系统近期建设重点为福州港罗源湾港区为主的中转储运基地;原油接卸运输近期建设终点为泉州港斗尾港区;铁矿石运输系统近期建设重点位莆田港东吴港区;粮食运输系统近期建设重点为福州港松下港区、泉州港围头湾港区。
闽台一水之隔,在推进两岸全面、直接“三通”进程中,福建省始终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闽台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先行先试。福建港口的建设的迅速发展,成为促进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条件。
继1997年开通福州、厦门港与台湾高雄港之间的海上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之后,2001年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之间进行了海上直接通航。目前福建沿海港口已与台湾本岛及金马澎地区开通直航的码头泊位有23个,航线27条。至2008年7月底,厦门、福州两港与台湾高雄港间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累计运营1.95万航次,承运中转集装箱529万TEU;福建沿海与金马澎间直接往来客运双方共运营31539航次,运送旅客315万人次,货运双方共运营5069航次,运载货物592万吨;沿海港口在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密切两岸人员往来、推动两岸旅游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12月15日上午,海峡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两岸“三通”终于成为现实。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发布启航令后,4艘首航船舶从福州港青州港依次分别开往高雄港、基隆港、台北港,顺利启动了闽台海上直航。与此同时,厦门4艘货轮直航台湾高雄港、台中港和基隆港,泉州港开行2艘,直航台北港、安平港。当晚9时15分,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金海缘”轮顺利抵达台北港,成为两岸“三通”中大陆第一艘抵达台湾港口的直航货轮。
福建省副省长张志南在闽台海上直航的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说,在开通两岸海上直航的大陆63个海河港口中,闽台各主要港口的距离最近,两岸全面、直接“三通”,将为闽台港口群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他表示,福建省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以一流的港口,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在两岸“三通”格局中,使福建成为中西部地区与台湾对接的中转枢纽和综合通道。他同时也热诚欢迎台湾相关企业参与福建的港口设施建设,来闽设立办事机构,拓展航运业务。
记者 程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