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学院 >> 论文集锦 >> 物流标准化 >> 正文

物流标准化

  • 中国建立现代化物流标准体系迫在眉睫

    www.jctrans.com 2004-11-21 12:21:58

  •   近年来,物流在中国已形成了一股热潮,并且持续升温,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传统的服务领域扩展。有人统计,去年中国社会特别是企业最时髦的词之一叫“物流”。

      以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热的持续升温,反映了社会各方面对物流的关注和重视,也反映出市场经济社会对物流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任何事情一旦形成了“热”,就很容易出现偏差。该热的地方没有热,不该热的地方却热起来,有的地方甚至热过了头。

      占地五百亩、号称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的“华通物流园”建成一年,但是这家耗巨资兴建的高科技仓库却没有与外界签定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合同,配备了全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的万米仓库空空如也,整个物流园已显现出运作危机,目前正在北京市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主导下艰难调整。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何明珂认为,中国在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切忌僵化,而要把物流的真正含义吃透。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两各方面,一是供给方,二是需求方。如果大家都去搞物流,实际上,就是增加了物流的供给,本来是物流的需求方,现在也要变成供给方,就会导致整个物流市场的失衡。

      他指出,把大力发展物流理解成谁都去搞物流,把发展物流理解成大家都去向物流要利润,很不利于培育物流需求,也无法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目前中国共有物流企业二千多家,然而企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非标准化设施和非标准化行为却相当普遍。中国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耀球用一个“散”字概括了中国物流规划不一的状况。

      这位教授分析称,散表现在:一、物流企业的主管部门相互割裂,铁路运输由铁道部管,公路运输由交通部管,航空运输由民航局管,这是行政管理分散;二、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作业环节不能构成一个有序的连续动作,这是物流资源在操作环节上的分散;三、铁路的车站、公路的货场与各企业的仓库还有一段距离,完成一次物流要经过多次中转,这是地域上的分散。

      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规划要统一。

      目前中国物流业活动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物流企业准入没有标准,物流市场如何规范没有标准,物流立法更是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导致物流成本的上升和服务质量的降低,影响到与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的接轨,而且还会严重阻碍中国物流的现代化进程。

      专家普遍认为,建立中国物流标准迫在眉睫。去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了物流术语标准,其他标准和物流统计标准、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工具的标准等也应尽快建立起来。

      业内人士呼吁,尽快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充分发挥物流社团组织的作用,从而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物流标准体系。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