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学院 >> 论文集锦 >> 配送与连锁经营 >> 正文

配送与连锁经营

  • 跟上连锁超市发展的脚步

    www.jctrans.com 2005-5-15 14:50:47

  •   文/张其中 鲍丽珍

      超市的出现曾被称为是零售业继百货公司产生之后出现的第二次革命。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连锁与超市有机结合起来,成为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致使连锁超市在世界零售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在发达国家,其销售额一般占到社会零售总额的50%~60%,有的国家甚至高达70%~80%。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第一家超市——上海华联的诞生,引发了中国流通业态的一场创新。连锁超市正全面赶超传统百货业,已成为中国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变革之一。但仔细考察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就会发现其普遍存在着企业注册资金偏少、经营场地有限、销售规模不大、超市连锁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姑且不谈国内一般的连锁超市,就拿中国第一“超市品牌”华联超市来说,其一年销售额已达近40亿元人民币,雄居国内零售之首,但要同国际超市业的“老大”沃尔玛(其一年的销售额差不多是2200亿元)相比,仍相差好几个数量级。这里固然有中国连锁超市发展历史不长等原因,但同连锁超市营销业务密不可分的商业物流与配送业的滞后发展有直接的关联性。这主要表现在:

      1.商业物流信息化与管理水平偏低。我国商业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较为落后,由于企业间不能及时交换数据,致使发货方和订货方无法掌握订货状况,及货物在库、在途状况。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开展缓慢,超市与企业间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也未能广泛应用。

      2.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商业物流是一项涉及到道路、交通、通讯、仓储设施设备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和国家统一调控,而在我国这些实际问题比较突出:道路交通情况紧张,包装、集装箱条形码标准化程度低,货架、车辆、托盘等运载设备老化现象严重,这些都为物流的快速发展带来困难。同时,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又普遍存在着选址偏远、设施简陋、功能单一、作业环境较差等问题。

      3.物流运营成本较高。物流成本是指完成各项物流活动如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在连锁经营中,物流费用占据了整个流通费用的很大比重,美日欧发达国家连锁超市公司的物流成本通常占销售额的4%~6%;冷链配送(包括冷冻、冷藏)的物流成本是常温配送的2.5倍。而在我国由于超市连锁水平较低,很多超市各有各的供应商和物流渠道,造成物流活动分散,采购批量小,库存积压与断货现象并存,物流成本在此环节长期居高不下,一般占到销售额的10%甚至更高。

      4.社会化、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在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商业物流的发展。据统计,全国98%的仓库、90%的铁路专线、70%的汽车散布在商业、粮食、物资供销和外贸五大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里。这种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阻碍企业的发展,削弱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随着全球供应链整合,第三方物流(TPL)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长期受行业限制和地域分割影响。第三方物流的网点没有统一的布局,小、散、差的状态较为普通,像“海尔物流基地”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屈指可数,而在分散状态下的配送中心规模达不到提高总体效益的程度,未形成规模优势,导致工商双方的积极性受挫。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