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贸易新闻 >> 正文

贸易新闻

  •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缺煤 半年净进口量达3360万吨

    www.jctrans.com 2009-8-25 11:03:00 21世纪经济报道

  •   以“富煤”著称的中国也缺煤?是的,至少统计数据显示如此。 

      海关总署8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 上半年,中国进口煤炭4826.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出口1167.5万吨,下降54.2%。半年间,中国煤炭净进口量达到3360万吨。 

      这一情形,在中国煤炭重镇——山西亦有应验。山西煤炭净进口?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严肃的现实。 

      虽然,2009年上半年,这个传统产煤大省的煤炭外运量仍然保持全国第一。不过,由于限产保价和煤矿整合,山西的煤炭产量已被内蒙古超过。 

      事实上,山西已成为煤炭净进口地区。2009年1-7月,山西省煤炭出口79.7万吨,同比减少72.4%;进口115万吨,同比增长532%,累计净进口煤炭35万吨。7月,山西出口煤炭19.4万吨,进口37.7万吨。 

      显然,不少山西当地企业宁愿不远万里从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煤炭,通过海路、铁路让煤炭回流到山西。可以想像一个场景,山西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大秦线运到秦皇岛港,回程又捎上了海外进口煤炭回到山西。 

      这是中国煤炭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情形。 

      多年来,中国煤炭业的基本格局是“南进北出”,并且,北方的出口量与南方的进口量基本平衡。而山西历来都是煤炭出口大省,国内四家拥有煤炭出口权的的企业,就有两家在山西:同煤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 

      山西为什么要进口煤炭?事实是,国内外的煤炭在品质上并不存在差别。那么,从单纯的经济意义考虑,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只能是,进口煤炭拥有价格优势。 

      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煤炭需求疲软,煤炭价格大幅下降;而国内由于限产保价,煤炭价格相对稳定,最终导致国际国内煤价倒挂,且价差明显。进口煤炭即使加上海运、铁路运费,相比国内煤炭,仍有价格优势。 

      如果连山西都在净进口煤炭,那么全国其它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进口再多的海外煤炭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价格因素只是一个表象,在其背后是一些非市场因素。毕竟,中国煤炭业并未完全市场化。 

      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大型煤企与大型电企还存在“重点合同煤”与“非重点合同煤”的双轨价格。2009年已经谈了近8个月的国内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谈判,至今悬而未决,部分电厂特别是南方电厂被迫加大了进口煤比例,这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煤电博弈的筹码。 

      而国内部分地区以行政手段调控煤炭产量,特别是限制中小煤矿复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煤价的虚高,为国外煤炭借机而入创造了条件。 

      以相对低价保住市场,还是以虚高价格让出市场,这是国内煤炭生产商面临的抉择。要知道,渠道在某些时候是第一位的。等到国内用户习惯了进口煤炭,甚至把机组按照进口煤的品质进行设计或改造,到时候再想抢回市场,可能为时已晚。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