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贸易新闻 >> 正文

贸易新闻

  • 上海国资:中国钢铁一个人的战争

    www.jctrans.com 2009-6-18 10:00:00 国资委

  •   “在如今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铁矿石生产方没理由单独享受高额利润,国际铁矿石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

      2009年5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文简称中钢协)以少有的强硬态度回应了力拓与新日铁达成的2009年度铁矿石价格协议:粉矿在2008年度基础上下降32.95%,块矿在2008年度基础上下降44.47%。,中钢协认为这个价格从总体上没有体现钢铁生产企业与矿石生产企业之间利益共享、互利互赢的关系。因此,中国钢铁企业不能接受这个价格,不予跟进。

      在此之前韩国浦项已经选择跟进该协议,至此亚洲钢铁阵营彻底瓦解,只留下中国钢铁孤独战斗。

      脆弱的联盟

      卖方漫天要价,买方就地还钱。这是经商者的金科玉律。但在中国钢铁业与国际铁矿石的斗法当中买方的权利从来就没有真正发挥过作用。

      2003年宝钢首次代表中国钢铁业参与亚洲铁矿石价格谈判,但没有在国际定价谈判中发挥实质性作用,接受了新日铁公司的谈判结果,价格涨幅18.6%。

      2005-2008年, 国际铁矿石价格更是环比分别上涨71.5%、19%、9.5%及65%。

      国际铁矿石谈判连续失利发人深省,却都被国内钢铁企业的蓬勃发展所掩盖。来自东方证券的分析资料显示,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钢铁业驶入高增长的黄金(207,1.27,0.62%)时期,在随后的5年中,虽然经历了04年的紧缩调控和05年的大幅调整,但整体行业和钢企盈利都处于最好时期。

      如果说中国钢铁企业在以往风调雨顺之时对铁矿石价格的妥协退让颇有几分共富贵色彩的话,那么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中国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之时,则急需铁矿石能够站出来与之共患难。

      但涨价容易降价难,已经习惯享受暴利的铁矿石并不打算和钢铁企业尤其是中国钢铁企业共渡时艰。自09年1月份开始启动的09年铁矿石谈判让中国钢铁企业倍感辛劳,结果却令人失望,如果接受力拓与新日铁达成的粉矿在2008年度基础上下降32.95%,块矿在2008年度基础上下降44.47%的谈判结果,将造成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全面亏损。

      这一结果固然让人失望,而更让人失望的则是日本钢铁企业的谈判表现,数周前,新日铁还对外宣称要与中方统一立场,并坚持降幅应达到45%-50%。但转眼之间就弃“共同进退的君子之约”于不顾,独自与力拓达成价格协议。

      日本能够接受当前降幅自有它的理由,有分析师认为新日铁首先达成协议价格的主要原因有4点。其一,生产供应压力因素。日本是百分之百使用长协矿,不像中国有现货矿可以缓解长协矿执行不足的压力。其二,上下游价格锁定因素。日本钢厂需要尽快确定铁矿石长协合同价格才能与下游汽车、造船等用户签订长协合同。其三,汇率因素。目前日元汇率上升增强了其铁矿石购买能力。其四,焦炭价格因素。尽管上述谈判结果与日本之前提出的50%降幅差距较大,但因为今年日本与澳大利亚达成的焦炭供应价格降幅较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成本损失。

      更重要的是,澳洲24个主要铁矿商中,几乎全部由日资参股,并在8大矿商中享有相当份额股权,其权益矿数量占进口矿的60%左右。如此一来,即便铁矿石价格较高,日本钢厂也能通过股权分红获得部分补偿。

      危难关头,铁矿石的独享太平,日本盟友的单飞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无异当头一棒,是要遵守40年来的惯例跟进新日铁,还是要打破惯例单独战斗?中国钢铁强硬地选择了后者。

      买方市场迫近

      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谈判的再次失利,让国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缺失话语权的痛苦。而当前金融危机之下,国际消费市场的不景气,为中国钢铁企业打破旧有谈判机制创造了最佳时机。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俞连贵、行业研究员曾节胜接受《上海国资》专访时表示,“长期以来,在国际铁矿石的谈判过程中,亚洲话语权都被日本钢铁企业所掌控,但基于对市场预期的不统一,中日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上难免出现分歧,为了追求中方的最大利益,我们首先要打破旧有谈判机制。”

      国际上,由于3大矿产能的不断扩大,供给过剩压力已经显现,大量铁矿石积压待售。与之相对的则是中国国内矿山长久被压抑,如果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价格调整,中国国内的矿山将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而一旦中国国内矿山的产能得以释放,无异将会进一步挤压国际铁矿石现货市场。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近日强调,今年全球的铁矿石供给过剩,预计达到2亿-3亿吨。“中国不担心买不到矿,长协价谈不拢,我们可以在现货市场购买,并且当下的铁矿石现货价还低于日澳刚刚达成的长协价。”

      铁矿石旧有谈判机制难以为继,专家认为中国争夺话语权的最佳时机已到,目前中国急需构建一套新的谈判方案和机制。罗冰生透露,中钢协已制定了一套新的谈判计划,并将会于6月底结束这场铁矿石谈判。而这或将是中国掌握国际铁矿石定价话语权时代的开启。

      俞连贵认为,“在如今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铁矿石生产方没理由单独享受高额利润,国际铁矿石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

      来自东方证券的资料显示,在经历5年高增长和景气周期后,中国钢铁行业再次进入调整周期,而上次调整始于1998年后的亚洲金融危机。站在目前时间点展望2009年,在内忧外患的需求和产能过剩的基本面下,钢铁行业虽可从目前极度深寒中恢复,但仍无法摆脱弱势供需平衡和行业景气底部运行趋势。

      俞连贵对《上海国资》表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国际上采用货币调解的非常规手段,大大增加了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虽然中国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内钢铁消费的大幅度下滑,但整个钢铁行业在通胀压力下还将出现反复。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