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空运新闻 >> 正文

空运新闻

  • “东上恋”终获重启

    www.jctrans.com 2009-6-20 12:38:00 在线国际商报

  •   6月8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航”)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航”)发布公告称,因筹划重大重组事宜而无限期停牌。东航集团副总裁刘江波向媒体证实,东航、上航双方已经开始协商并展开重组事宜,东航董事长刘绍勇将担任重组领导小组组长。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东航上航重组终获重启。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次重启来得比较突然。就在5月上旬,上航董事长周赤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东航和上航的重组近期不会启动。在这前后,东航董秘罗祝平也向记者表达了两者能否整合还是未知数的意思。

      而两公司谨慎表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源自于它们“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困境。去年以来,为生存而挣扎似乎成为了上航和东航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

      去年末,东航的燃油套期保值损失达到人民币62亿元,上航的燃油套期保值损失约为人民币1.7亿元。更严重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使航空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市场需求的不足加上资金链的紧张使两公司裹足不前。

      由于资不抵债,如今两家的上市公司都成了“ST”集团中的一员。但他们并不是孤军战斗,政府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他们,而是频频出手给予挽救———东航和上航分别获得了70亿、10亿的政府注资,多家银行也给予了巨额授信。

      此外,两家公司都在开展积极的自救。如东航新掌门刘绍勇所言,“自己站起来,强身健体,有作为才有地位”,才能有重组的主导权。今年2月,刘绍勇在东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采取“输血、止血、断臂和造血”的多项举措,严格控制运力增长,取消不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投资计划,砍掉一些机构,目的要使东方航空2009年实现大幅减亏,2010年持平或微利。上航则一直在通过提高飞机运行效率、开拓市场等办法,努力摆脱经营和财务上的困境。

      东航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4010万元,较上年同期缩减80.98%。同时一季度东航的燃油套保摆脱了2008年超过60亿元的巨额浮亏,出现了4.22亿元的浮盈。

      现在来看,政府的帮助与企业自身造血能力的回升都是在为重组夯实基础。

      政府剑指航运中心实际上,政府的注资对解决东航与上航的巨额负债来说都是杯水车薪,两者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如东航董秘罗祝平所言,扭亏不难,解决负资产难,如果未来几年东航不解决资不抵债的问题,就只能退市和破产。那么,政府为什么要努力撮合“东上恋”这对弱弱组合,甚至还有些“拉郎配”的意味呢?

      从政府层面看,去年以来,国资委加快了国企整合的步伐,支持地方企业与央企的联合重组、跨区域的联合重组,并希望央企和地方国企共渡难关。分析人士认为,上海航空市场运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强有力的航空公司支持,而分属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的东航和上航如果能合并,将减少上海一地两家航空公司的无序竞争,解决因航班时刻、航线网络、运力分散造成的资源内耗。目前东航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为32%,上航为15%,预计两者重组之后组成的新公司将拥有306架飞机和超过600条航线,并拥有上海航空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两个公司能够重组,不仅对他们自身降低成本会有好处,像人力资源会节省很多,对于打造中国面向全世界的航空枢纽是很重要的。”

      在国务院不久前批复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文件中,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被列为重要配套设施之一。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世博会将于明年举行,届时上海空港的吞吐量将大增,政府期待上航与东航的重组能更好地服务于世博会,提升上海航空市场竞争力。因此,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来看,东航、上航联手创建一家盈利性更强的航空公司对于加强上海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来说不啻于一条捷径。而且上航与央企东航重组后,也使上海市政府在东航拥有话语权。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两者的重组并不能使“青蛙变王子”,因为垄断并不能等同于优质企业。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表示:“这些航空公司没有资格成为并购者,他们甚至比通用管理层更无能,坐拥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却成为失败公司的象征。”她认为,政府、银行都在反市场行事,之前曾经“理直气壮地用行政拉郎配的方式,给航空公司背上了拯救西北航空等小型航空公司的包袱”,“即便是政府主导的并购,在关键环节比如职业经理人的选聘、资金的来源等方面也必须尊重市场意志”。

      方案未公布前景不明确

      截至记者发稿前,东航与上航尚未公布重组的具体方案和细节。但据东航管理层一位人士透露,今年必须完成重组,明年世博会前必须完成两个公司的整合和磨合,时间非常紧迫。

      两者可能的重组模式引起了市场的热议。传言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类似云南航空公司的模式,双方合作。另外一种则是东航完全拥有上航的品牌。而后一种模式似乎可能性更大。上航一名管理人员向媒体透露,上航将成为东航在上海的全资子公司,这是大方向,但是具体的操作方案仍旧存在疑问。

      实际上,无论是一家地方航空整合国家级航空公司,还是国家级航空公司整合一家地方航空公司,都有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要处理,比如一些不良资产进行必要的剥离,对人、财、物进行彻底的整合等。其中还包括如何处理两个公司、两个机场导致上海航空竞争力分散的瓶颈性问题等。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