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海运新闻 >> 正文

海运新闻

  • 宁海县海运物流业开启新航程

    www.jctrans.com 2010-3-4 10:32:00 宁海新闻网

  •   从去年年底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航运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到今年1月浙江省交通厅厅长郭建彪考察我县交通时指出要以宁波—舟山港发展为龙头,深入研究做好宁海海运物流发展这篇文章,服务港航强省建设,再到我县最大的公用码头——磨盘山码头主体工程的完工,最后到“推进三门湾开发”成为2010年宁波市和宁海县两级“两会”的热门话题。近期,我县海运物流行业喜事不断,一件件振奋人心的大事为一直处于我县交通物流发展末端的海运物流业找到了突破口,注入了强心剂,开启了新航程。

      在当前经济强调“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海运物流业为我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我县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华电厂3万吨级码头

      发展现状:喜忧参半

      这几年,通过积极落实“港航强省”和“海上浙江”战略,不断完善水运发展机制,加大水运投资力度,我县海运物流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是“步履蹒跚”。

      目前我县共有航运企业8家,另外3家正在筹建,海运服务企业10家,行业产值约为2.8亿元,共有从业人员1600人左右,船舶161艘,总运力为21.9万载重吨,航运企业平均运力规模为2.73万吨,单艘船只平均运力为1360载重吨,5000载重吨以上的船只仅有11艘,企业业务均为内贸,未涉及外贸业务,货运产品主要以原材料为主。货船航线遍及我国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8家海运企业还培育了张家港的玻璃运输船队、宁波白板纸运输船队、张家港的木材运输船队等专业运输船队,在大船主导的沿海干散货市场上闯出了“宁海水军”的精气神。

      据介绍,我县航运企业2009年共完成海运货运量720.6万吨,虽与公路货运量旗鼓相当,但本地货源量所占的比例很小。同时企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运力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落后、竞争力不强、融资困难等问题也不同程度上困扰着航运企业的发展。2009年,在宁海湾临港产业的带动下,我县港口货物吞吐量就达到了创纪录的836万吨。我县整个县域海岸线由象山港岸线和三门湾岸线组成,全长206.843公里,象山港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三门湾大多数岸线还未被开发,主要港口为国华电厂煤码头、海螺水泥厂码头、磨盘山码头(在建)、薛岙码头、梅岙码头、伍山汽轮码头、岳井洋货运码头等,码头泊位能力达到了13.5万吨,其中靠泊能力1000吨级以上的码头有7个。不过2009年前现有码头多为企业专用码头及简易埠头,无公用码头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县海运物流业的发展,磨盘山码头的建成将改变这一现状。

      此外,我县海运物流业概念尚未深入人心,海运物流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专业海运物流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也成为了我县海运物流业发展的“拦路虎”。

      海螺水泥厂3千吨级杂货码头

      发展条件:优势明显

      众所周知,海上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小、成本低、运价廉四大特点。以运送2000吨货物为例,用载重量5吨的卡车需要400辆次,用火车需要28节车厢,用3000吨级的货轮一次吃不饱。在我国,海运单位能耗约为铁路的2/3、公路的1/8。同时,海运的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少,综合利用率高,社会综合效益显著。铁路建设每公里约需占地30-40亩,高速公路建设约需占地60-80亩,而海运除了港口需占地外,航道主要利用天然河道,基本不需占地或很少占地,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省政府提出港航强省战略的背景下,我县大力发展海运物流业乃大势所趋。

      据了解,除了海运物流业自身独特的优势外,我县优越的海运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区域经济条件以及海运物流业基础设施环境也为发展海运物流业铺平了道路。

      在我县象山港和三门湾境内,港口资源优势明显,航道四通八达,其中区内干线航道93㎞,支线航道54㎞。同时,随着象山港5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的开工,我县的岸线资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运条件将得到大幅度改善。

      我县还具有悠久的航运历史,据《宁海县志》记载,早在千百年前,辖区的人们就用竹筏船舶在内河和港湾开始了古老的航运,当时称“三门湾船帮”就与邻县港埠进行密切的货物交易,同时还北达大连、上海,南至闽粤台澎,也有东渡日本远涉重洋。悠久的航运历史为发展海运物流业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据介绍,近年来我县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模具、文具、灯具、五金机械、汽车配件等特色行业和以红枫市场为代表的综合性市场以及以宁海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园区,这些为我县海运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不错的货源优势和港口经济腹地。

      县交通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县高度重视海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也为海运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华宁海电厂、海螺水泥厂等一大批临港工业落户宁海湾,强蛟码头区块和宁海湾旅游等重大项目的推进,磨盘山码头的建设,我县东部沿海(环三门湾)区域的开发启动,尤其是蛇蟠涂和下洋涂围垦后将提供良好的港口资源和岸线资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服务着我县海运物流业的发展。

      主体工程完工的磨盘山码头

      发展前景:“南湾北港”现代海运物流格局渐趋明朗

      未来几年,我县将充分发挥北抱象山港、南环三门湾、贯通甬台温、辐射长三角以及我县目前正在布局的“一环八射、三纵七连”的公路主干线网络建设的区位交通优势,紧紧抓住宁波“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大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一港一湾的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海运物流企业,努力形成“南湾北港”现代海运物流格局。

      县港航部门人士认为,在开发象山港和三门湾港口资源时,可以采取与宁波现有外贸码头错位发展的思路,抓住国家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机遇和国内消费不断增长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服务内贸为主的港口物流业。同时要提升各港口的靠泊能力、运输能力,增加港口的功能范围,通过发展引导,向周边县市扩大三门湾港区和宁海湾等港区的影响范围,进而提升我县现代物流业在浙东沿海地区的地位。

      在象山港,我县将进一步依托国华电厂为代表的宁海湾临港循环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努力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和完善集疏运体系,全力打造以仓储配送和货代中转为主的我县重要的海运物流区块。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磨盘山码头的投入运营将改变宁海湾运输本地服务力度小的局面,经济腹地将延伸至我县的经济开发区和西店工业区以及红枫建材市场等其他地区,同时利用与同三线高速公路连通和甬台温铁路的贯通,在宁海湾集运,从海上可直达全国沿海及长江各港口,形成公路、水路、铁路三路联运的良好格局。

      在三门湾,我县将与象山、三门两县通力合作,按照孙中山先生1916年考察三门湾时提出的“实业之要港”的要求,全力打造又一个海运物流集散中心,使其成为引领宁波市南部地区崛起的新增长极,构建宁波都市经济圈的南部门户区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功能区。三门湾水道和港湾众多,其中不少港湾具有水深港阔、避风好、不淤积的特点。据初步规划,这一区域将依托便利的水上交通条件和优越的水位条件以及田湾港区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以甬台温区域性专业化物流服务为主,兼顾贸易、流通加工、保税等综合性服务的物流集聚区,可以开发多个3.5万吨以上的码头,并有可能达到8万吨甚至10万吨的规模,经济腹地将辐射到浙江中部的新昌、嵊州一带,甚至还可以辐射到浙江南部的台州、温州一带,规划年吞吐量为900万吨,这为发展大工业大产业提供了可能。同时三门湾的开发也将进一步推动该区域的船舶制造业等临港产业的发展。此外,宁东创新工业园区和宁海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都将为我县海运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县交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要打造“南湾北港”的海运物流格局还需要海运物流企业的积极参与。据介绍,我县将鼓励航运企业与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快水运业与陆运企业、仓储企业的联动发展,促进航运企业由单纯的承运企业向物流经营企业发展,海运物流由单一海洋运输向综合物流服务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万吨级以上散货运输船舶,鼓励县内外企业和资本进入我县航运市场(特别是外挂船舶回迁本地注册),支持组建跨地区的大中型水运企业和航运集团,培育水运龙头企业。设立航运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物流、服务的集聚优势,打造航运品牌形象。水路运输服务企业要拓展服务范围,突出服务特色,向服务多元化发展。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