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频道 >> 海运新闻 >> 正文

海运新闻

  • 输美货箱拟行“10+2”方案(图)

    www.jctrans.com 2008-1-4 9:13:00 大公报

  •   图:美国从多个渠道进行反恐活动,其中包括正在草拟中、备受争议的输美货物航商及货主“10+2”报备方案 

      美国国土安全局日前在该局出版的《联邦公报》发表文章,介绍正在草拟的输美货物航商及货主“10+2”信息报备方案内容。内容指,所有入口商、远洋承运人须在货柜入口前24小时提供包括供货商、买家及舱单填报等12项资料。据悉此方案惹来众多贸易商、厂家、企业高度关注,认为会延长供应链时间及增加成本负担,招致损失。 

      咨询期今年3月届满 

      隶属国土安全局的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一直寻求更有效的办法检查入口的集装箱,以减低恐怖分子利用货柜运送重型武器,或收藏含有核材料危险物料的机会,当局早在2006年港口安全法会议上已提出这个意向。根据正在草拟中的方案计划,美国的入口商或货物代理须提供10项有关货柜的数据数据,另外2项则由远洋承运人提供,公众咨询期到今年3月3日届满。 

      根据该方案,入口商需要提交的信息包括供货商及买家的数据等,并有责任在货柜抵达美国前办妥所有更新数据的程序。CBP称草拟方案时会考虑各种因素,当发现货柜资料有误时,入口商可能要承担责任。 

      文章称,船公司须在货柜入口前48小时向美国提供装卸计划列表,并清楚列明每个货柜在舱位的位置,传送货柜状况的实时讯息。CBP指出,不管货柜在何处,只要透过自动舱单系统便可传送实时讯息,为船公司减低分析讯息的成本。 

      尽管如此,以入口贸易为主的美国公司已表达强烈诉求,认为新规例一旦实施,无疑提高了经营成本及拖慢供应链速度,因为要用额外的资源向货物供货商收集资料。他们指有些数据在货柜运送的初段是无法知道的,有时货物要待到船运瞬间才落实买家,不可能在出口前24小时知道货柜的来源地或6位数的关税表号码,实在难以提供所有数据。 

      一天负担成本3亿美元 

      CBP下属的管理及预算部的官员分析指出,在规例实施的第一年,船公司要多花额外一天时间收集及处理数据,第二年可望缩减至12小时。但有些公司指出规例最少令货柜供应链延迟2天或以上,而一天所负担额外成本可高达3亿美元。有关贸易商需要另外建立或更改原有的报备系统,委托经纪或代理向CBP传送数据,单是这一环节成本不菲。他们对当局要实施方案表示失望,认为经过业界多年努力,方可维持目前供应链的运送速度和流程,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实施方案后,实在是供应链的一大倒退。本报向本港航商了解,该份草案已广泛在国际班轮界中讨轮,而建议方案中,最狠一招是对货主的要求,其中两项是货柜在船舱所在位置和真正的货主是谁。航商认为未来货主要全面负起责任,并要与航商全面配合。 

  • 物流生意的法宝    立即加入信誉联盟   阅读 次 本文现有评论 条  
  • 关键词 海运运价 船期查询 优势航线 货代服务   【RSS】 【打印】 【收藏】 【关闭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