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资讯中心新闻频道贸易新闻 > 正文

浙江外贸七月变局 多方政策改弦,内外因素纠结

www.jctrans.com 2010-6-29 10:09:00 市场导报

导读:  从人民币升值的担忧,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欣喜,再到出口退税调整的忐忑,刚刚过去的一周,从事服装进出口贸易的义乌人纪阅微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或许,这个夏天,对外贸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认为,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由此境外银行等机构持有的人民币非常有限,且缺乏人民币的投资渠道。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也曾在博客上撰文称:人民币计价结算在我方并无多少问题,难点在于贸易伙伴的接受程度,而要贸易伙伴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工具,首要的条件应当是人民币持有者能够用这种货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不过,这好歹是个好消息,至少我结算的时候又多了条途径,可以尝试着建议客户用人民币结算。”纪阅微略带思索地说。

  政策收口,逼迫转型“倒计时”

  就在浙江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将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

  很幸运的是,纺织服装并没有进入此次出口退税调整的目录。来自杭州海关的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省共计出口此次退税取消商品5.5亿美元,约占同期我省出口比重的0.8%。其中主要为出口2.34亿美元的铜材和1.98亿美元的钢材。

  虽然没有涉及到自己经营的纺织服装业,但纪阅微开始担忧起来了。“没准下一个就轮到纺织服装产品了。”

  纪阅微还记得4年前的那次痛苦记忆。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纺织服装退税下调2%。“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我们一年损失在一千万人民币左右。除了提高纺织品价格外,没有别的可行办法,只有提高2%价格,利润才能与调整前相持平,但是这毕竟是我们一厢情愿,绝大部分购货商不会接受此价格,凭借良好的信誉、多年的交易,一些铁杆购货商可能会接受1%的提价,另外的大部分购货商不会接受此价格。”

  现在,纪阅微也开始思考转型升级这件事情。“现在我们正和一家高校合作研发一种用于针织品的植物染料,这种绿色环保的染料一旦成功,产品的利润将极大地提高,到时候就算出口退税下调,我们也不用担心了。”

  释放外贸升级信号

  “无论是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凸显出决策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图。”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说。

  在张汉东看来,他更加愿意将这次汇率改革看成是人民币升值。“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对浙江的出口贸易造成冲击。”

  据有关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而当前部分低附加值产品的平均利润水平仅仅在3%-5%。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对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有助于加快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进程。”张汉东还表示,人民币升值直接降低了国外资产价格,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外市场投资能力,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人民币汇改、出口退税调整在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严峻经营压力的同时,也使外贸企业认识到淘汰低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

  浙江华立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输变电产品出口和电力工程项目海外总承包为主要项目的出口型企业,去年企业出口总额为6100万美元。公司总裁党晓鹰认为,公司下一步将会更注重高附加值产品,考虑转变贸易发展模式。

  他认为,“这种影响表现为需要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加快自身贸易结构方式和贸易产品结构的调整,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去转变。另外呢可能伴随着企业发展模式,是否由纯贸易发展方式向供贸一体结合方式去转换。第二个就是加快一些、促进一些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要尽快走出去。然后施行全球化采购,全球资源配置,这样也许还能降低一些成本,也能更少的受一些弹性汇率影响,增加一些出口竞争力。”(作者:何颖 )

本文关键词: 浙江,外贸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散杂货|空运|陆运|快递最新运价行情

更多»海运集装箱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