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本发展经济之经验

www.jctrans.com 2011-9-12 10:54: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在中国GDP第三次超越日本之后,究竟如何看待中日GDP间关系,关乎如何正确定位中国经济,理性客观地推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在中国GDP第三次超越日本之后,究竟如何看待中日GDP间关系,关乎如何正确定位中国经济,理性客观地推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自汉唐直至1919年,中国GDP一直领先日本。随着日本的战败和新中国的建立,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0年中国GDP再度超过日本。如今,日本经济何时恢复震前水平还难以预料,探讨中日GDP的关系,关乎如何正确定位中国经济。

  第一次超越:中国辉煌的农经时代PK明治维新的东瀛

  自汉唐直至1919年,中国GDP一直领先日本。清末之前,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于东亚,并长期占据世界GDP头把交椅。1700—1820年,中国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且所占的比例也从22.3%上升到32.9%。1890年时,中国GDP约为日本的5倍,直到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GDP才被美国超过,位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从1860年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学习西方工业文明,开展工业革命,经济实力特别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据史料记载:中日甲午战后,为了筹措对日赔款,清政府被迫向西方各国举债,债务支出沉重,且与国外的贸易条件恶化。总计加上赎回远东的白银支出,对日赔款几乎是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日本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西方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再加上日本自甲午战争从中国获取巨额赔款及诸多在华权益,日本利用这些钱财及特权迅速发展本国经济。1919年,中国GDP首次被日本超过,但是日本GDP领先中国的现实仅仅持续了二十几年就因二战的惨败而终结。

  第二次超越:快速工业化的新中国PK战败的日本

  从191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GDP领先于中国。随着日本的战败,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

  日本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使战争费用扶摇直上,达到7558亿日元的天文数字,国债余额从1930年的62亿日元增加到1945年底的1439亿日元,整个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更严重的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之后,美国对日宣战,日本遭受了美国日夜不休的空袭与打击。战争除了给日本留下“大东亚共荣圈”幻梦的破灭外,还留下了“人工沙漠”般的一片废墟。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面对美军不断的空袭和打击,日本共损失50%的城市建筑、70%的工矿业、85%的军工业、90%的重工业和生产资料,共损失653亿美元,相当于1940年日本国家预算的10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GDP在被日本超过二十余年之后借助“二战之力”重新又超过日本,并且在1949年中国GDP已是日本的两倍。

  二战结束的第二年即1946年日本开始进行经济恢复,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能力锐减,工业设备的30%~60%遭到空袭破坏,未遭破坏的设备也急需修理与更新。同时,由于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结果,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许多生活必需品供应奇缺。尽管经济复兴之路比较缓慢,日本还是在1946年将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到战前(1934—1936年平均值)的65%,工矿业生产恢复到战前的28%,农林渔业生产恢复到战前的78%。中日两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初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此期间中国GDP仍然领先于日本。

  1961年,中国GDP再次被日本超过,之后差距越来越大。此后几年日本GDP接连上蹿,连续3年超过传统老牌欧洲强国英国,1968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并于上世纪80年代超越前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日本经济发展巅峰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GDP仅为日本的11.7%。

  第三次超越:快速发展的中国PK泡沫破灭的日本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0年中国GDP再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长达30余年的快速增长,保持了年平均9.8%的增长率,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幅前进。在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已是水到渠成。

  日本在二战后,借鉴美国模式,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国内企业投资增长放缓,国际形势恶化,国际贸易下滑以及日本政府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尤其是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出口严重受阻,经济陷入衰退。虽然在1987年日本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开始显现,国内市场需求也开始增长,并且在1991年GDP达到1985年的增长水平,但整个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房地产业泡沫的破灭、创新体制滞后、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日本经济的发展基本处于低迷状态,整个90年代GDP增长率仅为年均0.96%。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日本经济仍然处于严重衰退后的恢复阶段。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众多原因中,除了自身原因外,美国的打击是重要因素。当1968年日本GDP总量跻身世界第二时,就已经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美国抑制日本经济崛起的招数可谓多管齐下,贸易审查、金融打击、扶持对手等。

  20世纪80年代,丰田汽车敏锐地看到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对耗油量大的美国大型轿车的冲击,决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进军美国市场的好机会。1980年,丰田汽车在美国刮起了销售旋风,上百万辆各种型号的丰田汽车被疯狂的美国消费者抢购一空。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丰田名车“花之冠”在1980年生产达到鼎盛,在高冈工厂中,3条组装流水线以65秒一辆的速度推出新车,年产85.6万辆,这是日本汽车打败美国汽车的一年。然而到了2010年,丰田汽车被美国抓住了“把柄”,紧抓召回门不放,狠狠打压日本汽车,让其深陷泥潭。

  如何看待中日GDP间关系

  在中国GDP第三次超越日本之后,媒体和各方声音各有不同。究竟如何看待中日GDP间关系,关乎如何正确定位中国经济,理性客观地推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首先,人均水平需要提高。虽然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但中国人均GDP仍然较低,只是日本的1/10。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强弱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指标。尽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但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社会福利水平等一系列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联合国2009年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对11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分析,日本位居第二,中国仅仅是第七位。

  其次,经济结构需要优化。中日产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2010年是43.0%,而日本早已超过70%;从就业结构看,中国第一产业在总就业人口中占比为38.1%,二三产业分别为27.8%和34.1%;城镇化水平中国较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6.6%,高收入国家通常是7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是50.3%。因而,尽管中国GDP总量快速增长,但从经济结构方面讲,中国与世界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最后,经济发展质量需要改善。中国存在“惟GDP英雄论”的倾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大改善空间。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效益较低。2009年中国GDP占世界的8.6%,却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日本GDP占世界的8.7%,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占3.3%和5.1%。二是中国多数企业竞争力较弱。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出现像索尼、东芝这样的国际品牌,拥有核心技术,占据较强的竞争力。三是科技教育水平较低。中国2010年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1.75%,世界平均水平4.5%,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超过5%。因而,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才能真正体现出GDP超过日本带给人民的幸福感。 

本文关键词:GDP,中国经济,日本GDP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