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系统整治即将全面启动

www.jctrans.com 2011-9-22 10:09:00 中国广播网

导读:9月20日,记者从长江航道局了解到,交通运输部日前在湖北武汉审查通过了《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3.5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系统整治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9月20日,记者从长江航道局了解到,交通运输部日前在湖北武汉审查通过了《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3.5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系统整治工作即将全面启动。 

  据悉,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兴起,具有占地少、运量大、污染轻的长江水运,日益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今年元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并将实施中游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和航道治理工程作为内河水运“十二五”期重点任务,以全面改善长江航道通航条件。 

  长江中游荆江航道上起枝城,下迄城陵矶,全长347.2公里,由33个水道组成,其中碍航浅滩有17处。由于航道自然条件较差,50多年来,荆江河段枯水期航道水深只能维护2.9米,大大低于上下游的航道水深,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过往荆江河段的主力船舶和船队需要减载或分拖才能通行,成为制约长江水运整体能力发挥的瓶颈河段。 

  近年来,为满足沿江经济发展的水运需求,改善荆江河段通航条件,在交通运输部的统筹安排下,长江航道局充分利用堤岸、河势相对稳定的有利时机,对荆江河段治理进行了科学探索和治理实践,先后实施了碾子湾、周天、瓦口子、枝江、藕池口、沙市、窑监等9个航道控导和航道整治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航道条件有所改善,荆江河段枯水期的最小水深也从2010年11月起开始由2.9米提升至3.2米。 

  但是,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中上游河段水上货运量发展迅速,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由2005年的3291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7880万吨,年均增长19.1%;过闸船舶平均吨位从1092吨提高到1934吨,年均增长12.1%,船舶大型化速度较快,2010年3000吨以上的过闸船舶已占过闸船舶数量的17.7%、过闸船舶吨位的41.2%。宜昌港货物吞吐量由2005年的2409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765万吨,年均增长9.3%。上述运量基本均需通过荆江河段。货运量的快速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对长江中游航道的系统治理提出了迫切要求。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怀汉介绍说,荆江河段的航道整治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荆江河段的水运发展需求和地理独特性,将兼顾两岸经济生产、防洪抗旱、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综合诉求,不会照搬国外渠化河流、束窄河道、加深航道的经验。 

  刘怀汉说,通过多年的航道整治研究和实践,我国已经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符合荆江自身特点的航道建设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统筹兼顾,因势利导,固滩稳槽,适当调整。具体就是抓住有利时机,对关键洲滩进行守护控制,维持较好的航道格局,避免恶劣局面的出现;或是对不良浅滩形态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改善航道条件。与国外渠化航道的“硬”办法相比,我们更注重因势利导的“软”手段。 

  长江航道局综合规划处处长高凯春说,荆江河段航道整治技术已经成熟,长江航道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工程实践中,掌握了一大批成熟的工程技术:洲滩守护、固滩促淤、土工织物护底、水下隐蔽工程质量控制与检测等关键技术日渐成熟;探索出长江航道特有的护滩技术、江心洲守护技术、顺水流深水沉排护底技术,其中,土工织物护底技术已成为沙质河床航道整治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了铰链排护坡脚、扭王字块压顶、箱体坝、桩基防冲墙等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 

  专家组提出,荆江航道的整治目标为“通过工程措施,整治重点浅水道,提高航道尺度;并遏制航道不利变化趋势,改善航道条件,实现本河段航道规划目标”;整治原则为“因势利导、统筹兼顾、稳定滩槽、适当调整、长河段系统整治”;建设标准为内河Ⅰ级航道,航道尺度为水深3.5米、航宽150米、弯曲半径1000米。 

  有关机构对长江干线货运总量和荆江段航道货运量进行了预测,提出2015年宜昌至荆州段、荆州至城陵矶段货运量将分别达到13617万吨和14106万吨。到2020年,我国内河水运货运量达到30亿吨以上,长江干线航道的系统治理,将会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外开放的通道和优势产业集聚的依托。 

本文关键词:长江中游,荆江,航道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