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鼓劲 物流业冲破“寒流”

www.jctrans.com 2011-6-20 13:20:00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导读:2011年6月8日,对于这位年纪不到40岁、却在物流业打拼10余年的老总孙刚来说,有点不同寻常:当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物流业“国八条”横空出世。

  2011年6月8日,对于这位年纪不到40岁、却在物流业打拼10余年的老总孙刚来说,有点不同寻常:当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物流业“国八条”横空出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物流就是跑运输的”,一边抱怨着长期以来他们所承受的“行业歧视”,一边不好意思地搓着手,一个“边缘化”的产业如今能得到国家如此重视,孙刚感到莫大的荣幸。 “此前物流企业从来没有获得土地政策的支持,也没有相应的土地发展规划,夹缝中求生存那是无奈之举,而此次"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则有让物流企业获得身份认同的意味。”

  此次,“国八条”把“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放在了第一条,国家减负的决心显而易见。“这样的政策如果落到实处,我们的日子肯定会好起来。”浏览过这个消息,孙刚满腹信心地告诉记者。

  思路

  为以后开100家店做准备

  眼下,在银根紧缩的大环境里不少民营物流企业有点喘不动气,物流业“国八条”的消息刺激了孙刚的神经,然而新政出台后何时才能反映在他重庆中路的这家公司里,明显还是个未知数。

  同样听到这个消息,杨毅则淡定许多。作为青岛迷你岛便利店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更像是个“中日通”,依托日本先进物流网络技术,迷你岛在青岛显然走了一条异于同类的另类之路。

  采访中,杨毅给记者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当年,我们在埕口路开出了第一家分店,门口就有一家雀巢冰激凌的供货商,对方问可不可以把货直接送到店里去?我们的答案是:不可以。按照我们的物流体系,要由总部下达指令,再由物流车辆把这箱冰激凌运到李村物流基地,然后再送到店铺里。”面对记者增加运输成本的提问,杨毅表示他们不是为这一家店打基础,而是为以后开100家、200家店做准备。他解释说,物流并不是单纯的运输,很多企业操作的都是不规范的物流。“我们的前期投入成本非常大,要到150家店的时候才能收回投资。现在我们在李村建了4000平方米的常温仓储,又在莱西建了上万平方米的冷冻仓储,这都是在为将来打基础。”

  在杨毅看来,在市场规律面前,政府部门的声音尤为重要,然而苦练企业“内功”则更是弥足珍贵。

  创新

  不搞固定模式才能突围

  应该说,在商业的词典里并不流行“教条主义”。迷你岛的背后折射的是外资在物流领域里的统一、规范、遵守流程,然而利群14年大物流之路,更像是“不走寻常路”。

  今年利群的商业物流“动作”很多,声音很大。然而退回14年,当中国商业里还没有物流这个词儿时,利群从3个人和一间7平方米小平房起步,14年之后拥有三座大型物流中心,16万平米的仓储面积,60亿的产业规模……

  近日,记者去利群物流中心采访,途中听到工作人员讲了一个段子:有一次,惠普的物流总监来利群参观。快到大门口时,他问物业是谁的,物流中心的负责人回答说:是利群自己的。他说这个不符合惯例,应该租用,他又问:车辆是谁的?工作人员回答说:是利群自己的,有200多辆车。他说不对,这个应该是外包。等到他进去一看,感慨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涉及这么多品类规模的物流中心,看来你们的模式还是对的,值得探讨。”

  利群物流的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不惟某种固定模式,这从根本上是利群企业文化所致,徐恭藻向来推崇商业无定式,唯在顺势而为。在徐恭藻看来,所谓现代化的物流,不仅仅是一个大型的立体仓库的概念,要有现代化的仓储设备+信息技术+现代化的运输,这三者才可以构成一个真正的物流。利群物流的模式是凡是需要的,基本都是由自己来做,因为不能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太受制于人,否则必将制约大的发展。

  “举个例子,我们的顾客如果买家电,只要看好样品,就可以告知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然后就可以走了,之后由售货人员把商品录入电脑,利群的物流中心及时接收,然后物流中心根据路线安排,当天货品就会送到顾客家中并安装好。这个物流体系大大降低了成本。 ”用徐恭藻的话说,利群集团发展物流尝到了甜头,“我们过去一直在做常温物流,从1997年涉足到现在一直在逐渐做大,但是在冷链物流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下大力气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冷链物流,开始了生鲜产品的加工配送。

  利好

  政策护驾企业减负

  迷你岛、利群分别完成了在各自领域的升级换代,然而,由于物流企业更多地依托交通载体,即便科学运作,交通成本过高仍让他们叫苦不迭,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说起这些,孙刚一肚子“苦水”:高昂的过路过桥费一直难以承受,油费、路桥收费一般占物流企业总成本的60%-70%。

  无独有偶,青岛中天恒物流公司的毕经理也有同感。据他介绍,他公司的车辆多数在4吨左右,去趟开发区却不舍得走高速。“谁不知道走高速舒服啊,但是成本面前谁都得让路啊。”为了节省成本,他们的送货车不在城阳上高速,而是到胶州上高速,把原本25元的高速费缩减到15元。而送货回来放空车更不舍得走高速,全走普通公路。即便这样,每次运货的交通成本也要210元-220元。

  “如果确实降低过路过桥收费,那对物流企业效益将有非常大的帮助。”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国八条”中物流营业税有望统一降至3%,企业也将受益。

  青岛市交通委物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自身属性所决定,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我国从外向型向内向型的产业调整,也将有利于通胀环境下CPI的回落。青岛市物流行业的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前十名,市政府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包括《关于加快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推进方案(2009-2012)》。

  “物流热”不可热过头

  “中国的物流热有些不同寻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泼了一盆冷水,发表了不同的声音,他感到困惑:“到处都在搞物流园区,建物流中心,连办市场的村镇也要升级为物流中心,这样下去不好。”物流不等于把旧仓库粉刷成漂亮仓库,改造一下,挂上一块招牌。他认为,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不在仓库外表是否漂亮,而在于是否建立在信息化运作平台之上。当然,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的理念也不同。现代物流要求将仓库视作宾馆,将商品视作宾客,搬运商品必须小心轻放,操作运行讲究线路流畅,内部一切设施必须围绕这一理念而设置。

  目标

  岛城物流剑指东北亚龙头

  有人说,2010年是物流元年,在记者看来更像是开局之年。“多年来物流行业形成的小而散、大而全,规模、能力、效率低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制约青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严重影响到集约化、信息化、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青岛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史晓青说。

  史晓青说,青岛物流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为迅猛,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九大物流区域之一。据统计,2010年青岛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512.93亿元,同比增长12.3%,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9.1%。

  作为本市最大的综合性物流集散分拨交易中心,总投资3亿元的青岛物流分拨交易中心二期8个专线作业区近日完工并投入使用。另外,楼山物流园天择物流一期、即墨金世纪物流三期、胶州春明神鹿仓储物流、胶州福兴祥冷链物流、银利农资加工仓储配送物流等10余个投资过亿元的物流大项目也已经相继竣工。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完善的有即墨西元庄物流中心、即墨南泉物流中心、即墨商城物流中心、青岛粮食物流中心、胶州阜安物流中心、平度半岛物流中心和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重点建设的有青岛高新区物流中心、平度新河物流中心、莱西姜山物流中心、胶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和胶州张应镇物流中心。到2015年,青岛市物流业增加值争取达到100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7%,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9.1%提高到10%。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市将在今后5年打造现代物流节点城市,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1亿元,年均增长16%;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2.79%,年均增长0.2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6%,年均增长0.3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5%,年均降低0.6个百分点。这名负责人表示,早在2009年,市交通委就出台了《关于加快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从具体项目上来说,将重点建设三大综合物流系统。首先要提升前湾港物流系统的龙头带动作用。完成前湾港区建设,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09个。将前湾港建设成东北亚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和国际中转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占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由10%上升到40%。其次,实现空港物流系统建设新突破,规划建设区域性航空物流系统。此外,还将重点推进胶州湾陆路物流系统建设。

  结束语

  彷徨、无措、纠结;鼓励、规范、发展……和所有行业一样,岛城物流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阵痛期,本次采访中“喊难”的企业比比皆是,然而自强求存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眼下,当国家将政策的调控棒指向物流行业时,不同的企业表情令人深思。在困难面前如何面对,企业的路径选择关系着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行业的走向问题。政府在指引,企业在努力,物流业这块大蛋糕青岛要不要吃?通过我们的这组报道,现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本文关键词:物流业,寒流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