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资讯中心新闻频道陆运新闻 > 正文

自贸区时代 呼唤铁路先行

www.jctrans.com 2010-7-26 10:50:00 人民网

导读: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在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将如何构建发达完善的铁路网络,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推动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与稳定?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在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将如何构建发达完善的铁路网络,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推动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与稳定?记者日前就此问题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

  广西铁路建设正迎来空前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西铁路建设正迎来空前的机遇。”杨道喜与记者一见面就鲜明地亮出了这一观点。

  杨道喜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几年由中央与地方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给广西铁路建设带来了空前机遇。

  在杨道喜看来,加快广西铁路通道建设,首先是促进“两区一带”发展的需要。杨道喜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区域发展战略将按照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资源富集区三大板块来布局。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龙头,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以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和西江上游经济带开发建设为引擎,形成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以增强资源富集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打造以铝为重点的新型有色和电力工业基地,实现广西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施这一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当务之急是要优先发展铁路交通,为三大经济板块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运力支持。

  其次,构建中国—东盟合作平台需要坚实的铁路交通基础。杨道喜说,广西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必须以综合交通网络为依托,奋力打造连接贯通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铁路交通枢纽和运输通道,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创造便利条件,助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广西集聚和交换,使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再之,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也需要加快铁路交通设施建设。据杨道喜介绍,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少数民族群众大多聚居在山区和边远地区。由于交通阻塞,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扩大城乡铁路运输网络覆盖面,推动特色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充分交融,促进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铁路运力跟不上运输需求

  当前,虽然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杨道喜认为,铁路交通仍不适应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新形势,不适应中国—东盟合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杨道喜说,由于历史等各种因素影响,广西铁路建设相对滞后,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旺盛运输需求形成巨大反差。他举例说,2009年,南宁铁路局完成货物发送量9825.2万吨,同比增长6.2%,但由于广西经济发展迅速,铁路运力跟不上运输需求,对全区的请求车满足率仅为58%。去年7月以来,广西北部湾各港口到港货物激增,尽管铁路部门采取非常措施全力加强疏港运输,但各港口请求车满足率也只有50%左右。到去年10月底,港口堆压货物达900多万吨,上百艘货船停靠港外等待铁路疏运。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广西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杨道喜呼吁,有关各地要把交通建设特别要把铁路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应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能力大、占地面积少、单位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安全保障好的比较优势,大力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发达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而且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中国—东盟合作和壮乡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杨道喜说,为了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广西与铁道部签订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广西现代化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确定了广西现代化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通过部区合作,广西现代化铁路建设已全面铺开,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由“边陲末梢”变为“国际枢纽”

  谈到未来的广西铁路建设蓝图,杨道喜说,根据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广西铁路里程将从建设前的2700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以上。

  广西铁路将形成“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大通道,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将基本消除。

  杨道喜说,今后5年,广西将基本形成现代化的铁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首先,将形成以南宁为枢纽的客运大通道,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通过建设贵广、柳南、金南等高速度、大密度的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将形成以南宁为中心到广西沿海各市的“1小时交通圈”,到广西区内其他各市的“2小时交通圈”和到周边省会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大大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拉近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形成强大的“同城化”效应,催生城市之间互动兼容的生活方式、就业形式和商务模式,使各民族群众的联系交往更加便利。

  其次,将形成连接发达地区的货运大通道,支持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新建南广、洛湛、柳肇、合湛铁路,改造湘桂、焦柳铁路,把广西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连通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大能力铁路货运通道,特别是通过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将形成一条连接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的沿海铁路大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将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助推广西打造我国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随着兰新、青藏、兰渝、黔渝等西部干线铁路建成,广西通过建设黄百、云桂、金南、黔桂铁路,将打通西部出海口,形成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运输支撑。同时,通过新建、改造玉林至铁山港铁路以及沿海铁路,使广西沿海铁路年运输能力从2500万吨提升到2.15亿吨以上,促进广西沿海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将形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杨道喜说,2009年6月,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批准《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定》正式生效,泛亚铁路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广西具有把我国发达铁路网与泛亚铁路连通的地域优势,通过凭祥、东兴、龙邦口岸和云桂(南昆)铁路“三口一线”,广西将由“边陲末梢”变为“国际枢纽”。同时,利用我国先进成熟的铁路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建设广西连接泛亚铁路的示范路段,有利于推动泛亚铁路形成统一标准,加快建设步伐,促进互联互通,巩固和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在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将如何构建发达完善的铁路网络,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推动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与稳定?记者日前就此问题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

  广西铁路建设正迎来空前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西铁路建设正迎来空前的机遇。”杨道喜与记者一见面就鲜明地亮出了这一观点。

  杨道喜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几年由中央与地方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都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给广西铁路建设带来了空前机遇。

  在杨道喜看来,加快广西铁路通道建设,首先是促进“两区一带”发展的需要。杨道喜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区域发展战略将按照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资源富集区三大板块来布局。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龙头,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以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和西江上游经济带开发建设为引擎,形成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以增强资源富集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打造以铝为重点的新型有色和电力工业基地,实现广西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施这一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当务之急是要优先发展铁路交通,为三大经济板块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运力支持。

  其次,构建中国—东盟合作平台需要坚实的铁路交通基础。杨道喜说,广西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必须以综合交通网络为依托,奋力打造连接贯通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铁路交通枢纽和运输通道,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创造便利条件,助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广西集聚和交换,使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再之,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也需要加快铁路交通设施建设。据杨道喜介绍,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少数民族群众大多聚居在山区和边远地区。由于交通阻塞,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扩大城乡铁路运输网络覆盖面,推动特色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充分交融,促进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铁路运力跟不上运输需求

  当前,虽然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杨道喜认为,铁路交通仍不适应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新形势,不适应中国—东盟合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杨道喜说,由于历史等各种因素影响,广西铁路建设相对滞后,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旺盛运输需求形成巨大反差。他举例说,2009年,南宁铁路局完成货物发送量9825.2万吨,同比增长6.2%,但由于广西经济发展迅速,铁路运力跟不上运输需求,对全区的请求车满足率仅为58%。去年7月以来,广西北部湾各港口到港货物激增,尽管铁路部门采取非常措施全力加强疏港运输,但各港口请求车满足率也只有50%左右。到去年10月底,港口堆压货物达900多万吨,上百艘货船停靠港外等待铁路疏运。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广西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杨道喜呼吁,有关各地要把交通建设特别要把铁路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应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能力大、占地面积少、单位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安全保障好的比较优势,大力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发达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而且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中国—东盟合作和壮乡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杨道喜说,为了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广西与铁道部签订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广西现代化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确定了广西现代化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通过部区合作,广西现代化铁路建设已全面铺开,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由“边陲末梢”变为“国际枢纽”

  谈到未来的广西铁路建设蓝图,杨道喜说,根据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广西铁路里程将从建设前的2700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以上。

  广西铁路将形成“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大通道,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将基本消除。

  杨道喜说,今后5年,广西将基本形成现代化的铁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首先,将形成以南宁为枢纽的客运大通道,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通过建设贵广、柳南、金南等高速度、大密度的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将形成以南宁为中心到广西沿海各市的“1小时交通圈”,到广西区内其他各市的“2小时交通圈”和到周边省会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大大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拉近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形成强大的“同城化”效应,催生城市之间互动兼容的生活方式、就业形式和商务模式,使各民族群众的联系交往更加便利。

  其次,将形成连接发达地区的货运大通道,支持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新建南广、洛湛、柳肇、合湛铁路,改造湘桂、焦柳铁路,把广西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连通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大能力铁路货运通道,特别是通过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将形成一条连接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的沿海铁路大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将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助推广西打造我国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随着兰新、青藏、兰渝、黔渝等西部干线铁路建成,广西通过建设黄百、云桂、金南、黔桂铁路,将打通西部出海口,形成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运输支撑。同时,通过新建、改造玉林至铁山港铁路以及沿海铁路,使广西沿海铁路年运输能力从2500万吨提升到2.15亿吨以上,促进广西沿海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将形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杨道喜说,2009年6月,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批准《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定》正式生效,泛亚铁路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广西具有把我国发达铁路网与泛亚铁路连通的地域优势,通过凭祥、东兴、龙邦口岸和云桂(南昆)铁路“三口一线”,广西将由“边陲末梢”变为“国际枢纽”。同时,利用我国先进成熟的铁路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建设广西连接泛亚铁路的示范路段,有利于推动泛亚铁路形成统一标准,加快建设步伐,促进互联互通,巩固和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本文关键词: 铁路,贸易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散杂货|空运|陆运|快递最新运价行情

更多»海运集装箱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