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资讯中心新闻频道空运新闻 > 正文

2011中国民航昨日辉煌难重现

www.jctrans.com 2011-1-11 9:56:00 网络

导读:2010年是中国民航整体盈利水平最高的一年,2010年中国民航以斐然成绩完美收官:业绩突破450亿元,预计约占世界民航业利润总额的60%;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30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二;国际航协公布的2010年全球五大市值航空公司中,有两家来自中国内地,分别是以200亿美元排名首位的国航和以110亿美元排名第四的南航。成绩已属于过去,伴随新年的钟声,我们迎来了充满期待和希望的2011年。

  2010年是中国民航整体盈利水平最高的一年,2010年中国民航以斐然成绩完美收官:业绩突破450亿元,预计约占世界民航业利润总额的60%;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30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二;国际航协公布的2010年全球五大市值航空公司中,有两家来自中国内地,分别是以200亿美元排名首位的国航和以110亿美元排名第四的南航。成绩已属于过去,伴随新年的钟声,我们迎来了充满期待和希望的2011年。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影响了我国的稳定和扩大出口。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了稳定国内物价的难度。而物价问题,涉及民生,影响稳定,关系全局,须臾不可放松。 

  2011年,中国将迎来入世十周年。目前我国出口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累计吸收外资1.06万亿美元。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国家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等问题上,频繁施压,制造贸易摩擦。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潜存着一些难以预见的风险,这使得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空域管制使民航在捆绑中发展举步维艰,而航班延误也使航企与旅客间矛盾激化,一向以快著称的民航正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加之世博、亚运等大型活动的结束,让民航市场发展失去了助推器。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仅靠自身如何持续发展是明年民航业一大待解难题。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布局覆盖的区域主要位于中东部地区,这个地区也正是民航黄金航线最多、运量最大的区域。在相同线路与高铁对抗时,部分航空公司因旅客分流而不得已选择退出航线。 

  长期以来,我国民航空域只占全部空域的20%左右,且近年来几乎没有增长,其余80%左右的空域由军方控制。尽管民航采取了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空域使用效率,但由于航班量的快速增长已经接近现有条件下的民用空域极限,加之军事活动、重要任务保障等对民航空域的临时限制,流量控制已成常态,并已超过天气因素,成为航班延误的首要成因。尽管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空域资源短缺仍将是限制民航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这一瓶颈短期内难以打破,运输量逐年上升但空域资源难以扩充的单边增长局面,将是民航提高航班正常率的最大挑战。 

  对航空公司而言,规模效应可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更低的成本运营。国际上近几年来航空公司的兼并重组,使得“巨无霸”航空公司不断诞生,欧洲基本上形成了以法荷航、汉莎航和英航为主的市场格局,美国基本上形成了美联航、达美航、美洲航、美西南的市场格局。经过2009年的重组,我国航空市场基本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国航系包括了国航、深航、山东航;东航系为东航和上航;南航系则包括了南航、厦航和川航。相比欧美的超级承运人,中国航空公司在机队数量、航线网络、运营管理、收益水平等方面还有不少的差距。 

  虽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免征支线飞机执飞国内支线航班机场管理建设费。在规定的8种机型里,除了新舟60稍好一点,其它7种机型的运营成本都很高,航空公司未必买账。对于坐得起飞机的乘客而言,10元/人的建设费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钱,机场设施与航线便利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而这些都是支线机场的软肋。综合以上几点,这一利好政策实施起来作用有限。 

  “9·11”事件之后,民航空防安全问题倍受世界关注。当前,国际政治环境动荡,国内社会治安严峻,对空防安全造成的压力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航防范和打击的恐怖犯罪和其他非法干扰的难度毫无疑问的增大了很多,民航的空防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航空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而各国政府的限制性措施、欧盟碳排放贸易计划的实施以及看起来永无止境的各类航空税费问题都将影响航空公司以及旅客的根本利益。日前召开的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上,实施总量调控,提高安全裕度,成为民航局加强行业安全工作的首个抓手。这意味着民航将进一步落实适度从严的发展政策,行政之手很可能在对行业发展速度和节奏的调控上更加显性。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2011年,受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带来的定价权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等影响因素,航空公司尤其是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盈利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主要的挑战依然是可能高位运行的油价,空域拥堵和航班时刻紧张等问题。从总体供需来看,2011年民航业可能会延续供不应求的状况,运力和航班量的增长受制于有限的空域容量,仍然会落后于客货运量的增幅,航空公司的盈利增长点,将主要出现在票价放开的头等舱、公务舱、超级经济舱以及货运领域。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现在,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具备了实现由“大”向“强”跨越的内在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从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航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一个行业再强大,如果普通老百姓、员工、从业人员不能够从中分享尊严和价值,那么这个产业发展的理由何在!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民航应当以充分保障公民出行权利为目标、高度关注民航经济平稳运行,而不再单独追求量的增长。

本文关键词: 2011,中国民航,昨日辉煌,重现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散杂货|空运|陆运|快递最新运价行情

更多»海运集装箱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