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性水泥重复建设现象须警惕

www.jctrans.com 2011-10-28 9:16:00 中国建材报

导读:据湖南省建材行管办统计,到目前为止,湖南有干法水泥企业37家,已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4条,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达6000万吨,水泥产能达8000万吨,正在兴建的还有4条日产5000吨和8条日产2500吨生产线,水泥产能达2400万吨,全部建成投产后,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突破1亿吨,加上还有落后立窑产能约2700万吨未能淘汰出局。

  据湖南省建材行管办统计,到目前为止,湖南有干法水泥企业37家,已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4条,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达6000万吨,水泥产能达8000万吨,正在兴建的还有4条日产5000吨和8条日产2500吨生产线,水泥产能达2400万吨,全部建成投产后,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突破1亿吨,加上还有落后立窑产能约2700万吨未能淘汰出局。按湖南省7000万人口计算,人均水泥产能将达1.5吨,可见,湖南水泥产能过剩已成定局。

  今年来,因受缺电限电的影响,湖南省水泥行业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在省经信委领导下,由省建材行管办、省水泥协会牵头,组织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有序用电,每个企业每月平均因限电而压产7~10天,干法水泥企业平均开工率不到70%,为行业史上仅有;另一方面,由于水泥生产企业开工不足,产量减少,形成市场供应“适度”,导致全省水泥平均价格维持在400元~450元/吨的较高位运行,较去年同期平均价格上涨近200元/吨,创历史新高。

  有分析人士认为,受湖南水泥市场价格追高影响,导致出现了两种新情况:一是水泥价格高位企稳,导致立窑水泥“死灰复燃”,给结构调整大打折扣;二是受水泥行业“高利润”影响,助推了新一轮干法水泥投资热潮。地方政府出面吆喝,企业不顾行业科学发展规划,企图“挤进”。前者如同“趁火打劫”,后者堪比“洪水猛兽”,这将给行业带来一场浩劫。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深入到政府机关、建材行管办、水泥企业,进行了全方位调查采访。听到的一致呼声是:湖南必须遏制新型干法水泥盲目重复建设,以免重蹈江浙地区水泥行业的覆辙。

  湖南省建材行管办党组书记、主任樊家生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湖南新型干法水泥得到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占比由“十一五”初期的11%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65%,到今年年底,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比将达到75%以上。进驻湖南的海螺水泥、南方水泥、中材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知名企业,以及金大地、印山实业、云峰水泥等本土企业已完成规划布局,产业集中度将得到迅速提高。“十二五”湖南建材工业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其中水泥工业规划是严格按照国务院[2009]38号文件和工信部2010年11月30日发布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制定的,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引导水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湘中的娄底、衡阳和邵阳地区,湘北的常德和益阳地区,湘南的郴州和永州地区,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已经出现严重过剩。但受当前水泥市场景气指数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带着投资企业,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跑项目,掀起了新一轮水泥投资热。湖南民营水泥企业对大型水泥企业“攻城略地”式的产能扩张,也表现出了极度恐慌。

  记者在邵阳市采访时,洞口县委和县政府更是举全县之力,以招商引资和引进央企的名义,带着企业到市里、省里跑项目。邵阳市现已建成投产的水泥生产线有邵阳南方水泥日产5000吨、隆回南方水泥日产2500吨生产线、湖南云峰水泥日产2500吨生产线,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400万吨。根据湖南省水泥工业项目审批目录和《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邵阳南方水泥二期工程日产5000吨生产线(待建)、隆回南方水泥二期工程日产2500吨生产线(待建),湖南云峰水泥邵阳市大祥区日产5000吨生产线(已开工,投入近3亿元),湖南云峰水泥(武冈)二期工程日产2500吨(已开工),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能600万吨,该市总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当地市场实际需求量大约600万吨,还要受到娄底、衡阳等地水泥的冲击,产能过剩已成定局。据悉,洞口县正在申报的日产5000吨生产线项目,既没有纳入湖南省建材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没有纳入邵阳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却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在准备上报审批。

本文关键词:水泥,重复建设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