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资讯中心新闻频道海运新闻 > 正文

做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www.jctrans.com 2011-2-9 10:47: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以英国法为核心的国际航运游戏规则已经趋于过时,现实是,谁能制定出适合国际航运市场未来发展需要、能更好解决国际贸易和航运实务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新游戏规则,谁将最终成为国际航运话语权和定价权掌控者。”在某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海商法教授赵劲松曾这样表示。

  航运业的发展,要求制定能够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的国际航运游戏规则。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和定价权。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机遇,也面临紧迫性的挑战。

  记者  芮  雪

  “以英国法为核心的国际航运游戏规则已经趋于过时,现实是,谁能制定出适合国际航运市场未来发展需要、能更好解决国际贸易和航运实务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新游戏规则,谁将最终成为国际航运话语权和定价权掌控者。”在某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海商法教授赵劲松曾这样表示。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谁是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和定价权。

  对于中国来讲,这既是机遇,同时也面临紧迫性的挑战。能否抓住机遇,从哪点着手,成为备受关注和关键性的问题。

  英国法难符航运发展需要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公元前开始逐步形成的以希腊为核心的地中海国际航运中心。当时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商人们在一地采购货物后随船运到另一地去销售,买卖双方之间通常是面对面进行交易,面临的突出问题体现在海上运输的风险。海上贸易的特点催生了共同海损这一早期海商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它以船东和货主共担风险为原则。该法律奠定了地中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买卖双方不再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如何解决买卖双方交付货物和支付价款的风险分摊问题成为国际贸易的突出矛盾。英国不失时机地将欧洲大陆成文法中业已确立的国际航运游戏规则巧妙地融入到了英国判例法中,发展并完善了提单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信用证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一制度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国际结算的发展,不仅规范了国际航运,也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制定了游戏规则,从而奠定了英国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也开启了国际航运中心第二阶段的历程。

  如今,英国法显然已经在许多方面跟不上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英国法即指英国海商法,或者说以英国海商法为核心的国际航运游戏规则。乍一听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若从航运人熟悉的现实角度出发,这一观点似乎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

  提单法律制度规定必须凭单放货。据了解,现在的航运实务中,原油运输几乎100%是无单放货,集装箱70%~80%、散货约60%、杂货30%~40%都是无单放货,也就是说平均一半以上属于无单放货,可见“打开仓库的钥匙”这一提单最基本的功能正趋于消失。如此大量的无单放货交易,根据英国法,一旦出现纠纷将得不到法律支持,但为什么在实务操作中人们却乐此不疲?赵劲松告诉记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游戏规则和航运实务之间出现矛盾时,一定不会是实务出问题了,而是制度出了问题。社会往前发展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却没能及时得到发展和补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是新的法律产生的决定因素,世界上很多商务法律都是市场上经验教训的长期积累。”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顾问雷海这番话似乎从一个宏观的角度肯定了“英国法过时”的判断。

  那么,当提单不再是“打开仓库的钥匙”,提单不再等同货物后,市场必然呼唤一个全新的法律制度,并且,这个全新法律制度的建设不是在提单制度上小修小改就能够完成的。

  赵劲松表示,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来看,法律制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国际货物运输,而是国际贸易,就是说国际航运中心制定的游戏规则并不完全是为了解决航运的问题,同时更要解决国际贸易的问题。如果中国能从制度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改变外贸产业结构、拉动对外贸易的增长作出非常大的贡献。

  “从英国法过时的角度推而广之,中国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去学外国人是怎么做的,去照搬英国法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创新,即解决在制度上如何创新的问题。”赵劲松说。

  那么,什么才是新的游戏规则呢?赵劲松告诉记者,新的国际航运游戏规则就是能够适应未来国际航运、贸易、金融等国际商务发展需要的一套全新的制度,就像提单制度是在贸易和运输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样。当今的形势与彼时很相似,谁能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法律制度,谁便能吸引贸易商。

  上海面临重大机遇

  同时,记者还发现了另一个相似性。在伦敦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之前,法国、德国、荷兰、瑞典也都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但这些国家所做的事情主要是把原来的一些习惯法上升为成文法,没能进行很好的创新。没有创新的成文法或许可以为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提供方便,为法律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却不能解决实务中存在的新问题。而法律就是要服务于社会的,社会面临的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一个好的机遇就会溜走。

  上海目前所处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机遇期,同时上海也承受着紧迫性的压力。争取国际航运话语权已经成为中国航运界的共识,如果让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上海就可能丧失掌握话语权的绝佳机会。

  “上海想要抓住这个机遇,首先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即与国际接轨。当然,现在强调与国际接轨,应该重新去审视一下它的涵义了。”赵劲松说。

  根据赵劲松的观点,原来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融入国际大家庭,顺应国际一体化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今再谈与国际接轨就要转变思路,要赋予其一个全新的内涵,方向、角度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为了明天国际与中国接轨,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游戏规则,是创新。

  以解决上海内河航运发展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为例,赵劲松认为,在现行海事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而要在深入分析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基础上,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进行民事法学理论的创新。

  目前上海面临的一个比较长远的问题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定位和理论基石是什么?不仅仅是航运要素聚集的问题,而是最终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上海能抓住这一轮机遇吗?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 航运业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散杂货|空运|陆运|快递最新运价行情

更多»海运集装箱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