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资讯中心新闻频道海运新闻 > 正文

世界航运崛起“中国力量”(附图)

www.jctrans.com 2011-1-10 9:51: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新世纪前10年,中国航运以开放的政策、崛起的企业、多赢的理念成就“中国因素”,与日益强大的祖国一起扬帆起锚,以自主创新和放眼全球的胸襟,成为全球瞩目的“中国力量” 。

  开放潮流涌动九州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当天,国务院发布第335号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加入WTO的所有有关海运服务的对外承诺都在条例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载明,体现了WTO公开、透明的原则,外国航商在华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中国的国际海运业对外开放已取得积极成果,成为基本与国际接轨、充分竞争的行业,开放水平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中国航运市场的开放为境内外航商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遇,同时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时,在中国2800多个近洋航班和669个远洋航班中,境外航运公司分别占有47.5%和70%的份额。外国籍船舶在中国港口使用各种港口服务,包括码头设施的利用、装卸费用、燃油及淡水供应等方面,完全享受国民待遇。 

  中国加入WTO后,外商进入中国航运市场的规模继续扩大。根据承诺,中国对班轮运输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从2002年起取消班轮资格审批,改为登记制,新开航线备案即可,大大方便了班轮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到2009年底,外国航运公司在中国设立了40家独资船务公司以及185家分公司;外商在中国设立了独资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7家,分公司73家。其中2009年12月,地中海航运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 

  而在沿海运输这一一般由本国承运人和本国旗船队经营的领域,中国也作出了开放的姿态。2004年3月24日,交通部向国内外从事化工品运输的公司发布了“设立中外合资船舶运输公司从事中国国内港口之间化工品运输”项目招标公告,7月8日,招标完成,共有5家中外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国内化工品运输市场。这是中国政府在海运业管理中的一次改革和创新。 

  同时,伴随着中国码头经营的放开,跨国航运公司近年来纷纷参与沿海集装箱码头的开发和经营,由北到南,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都留下了外资航运公司的身影。2006年12月10日,洋山港二期竣工启用,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集团一举拿下其中32%的股权。 

  中国航运发展的突飞猛进使得外资船东获利丰厚。很多船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纷纷在中国买楼,设立地区总部。韩进海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煌中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趋势将持续10~15年,为了保证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好地完善销售网络,韩进海运在中国本部的所在地––上海购买了新的办公室。”

  沟通世界服务全球 

  “中国因素”自2004年被首次提出以来,如持续的狂潮席卷全球海运业。中国航运界认为,未来若干年,“中国因素”将以其对市场的重要影响吸引着全球海运业的目光,国际航运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与“中国因素”的共同成长、实现共赢。 

  2010年11月,魏家福表示,“中国因素”仍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他说,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经济增量对世界贡献率达到了15%,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相信“中国因素”会继续在推动国际海运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因素”内涵变化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的进口增长明显加快,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这将为国际绿色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航运业在经历了被世界影响和改变的过程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这一点,在全球航运业者的认知中,毫无疑义。 

  中国加入WTO之后,为中国航运业进入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这无疑对国内航运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颇有裨益。随着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交换,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大大促进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国际贸易运输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了中国航运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贸易向国际化、多元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航运企业也加快以港口为枢纽,以现代综合物流为主轴,形成向内向外两个扇面的综合性国际运输网络。 

  10年来,中国航运企业参与第三国运输逐渐增多,开始大胆走出去,开辟了更多的航运市场,建立了更为广泛的市场网络,通过联合、联盟等形式扩大了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同时,外商大量准入中国市场,其在中国利益上升,从而增加了中国在国际海运谈判中的主动权。 

  中国航运相关机构积极参与WTO、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树立了良好的海运大国形象。中国船级社(CCS)参与了《油轮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的制定,并于2006年5月开始,作为国际船级社协会的主席单位,以“和谐理念”在国际海事界刮起“中国旋风”,确立了CCS乃至中国海运业在国际海事组织中的地位。 

  中国入世以后,中美两国于2003年12月8日签署了新《中美海运协定》,新协定于2004年4月21日生效。根据协定,美商独资船务公司在华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自船自代、集装箱多式联运和物流服务等,而且设立分支机构没有数量和地域的限制。与此同时,美国承诺给予中国国有航运企业“受控承运人”豁免,享有在美国的所有外贸航线上在制定和实施运价方面与其他承运人相同的待遇,为中国公司提供了稳定、可预见的经营环境。 

  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与世界主要海运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海运协定,连续12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履约国的义务,维护了中国良好的海运大国形象,在世界海运界的地位显著提升。

  未来五年目标初定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2010年11月表示,中国新近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在适度超前的原则下,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明确把发展水运业列为积极发展的重要任务,并把发展海洋运输列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2010年12月3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召开年度务虚会,初步拟定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加强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加大水运建设与管理力度、拓展海洋运输、加快水运法制建设、促进海峡两岸水路交通和谐发展、推进水运信息化和技术创新进程、打造航海文化、促进综合运输协调发展等“十二五”十大工作重点。 

  2010年12月28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表示,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初始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他强调要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强化运输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本文关键词: 航运,中国力量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散杂货|空运|陆运|快递最新运价行情

更多»海运集装箱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