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50万标箱,连续第11年领跑全球;天津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5万标箱,同比增长6.1%;山东港口旗下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等四大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破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破3000万标箱;连云港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2亿吨,同比增长3.46%;北部湾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新高度;大连港、天津港、唐山港等港口关键生产指标积极向好……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沿海港口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部委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主动降费提振行业信心,定制物流方案,开拓新航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多项年度生产指标再创新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了澎湃动能。
主动减费提振行业信心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航运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这场大考,1月下旬开始,广州港、宁波舟山港、上港集团等18家港口企业主动出台疫情期间费用减免措施,延长免费堆存期;2月下旬,针对工厂停工疏运慢、船公司揽货不足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等情况,港口企业再次承诺免除集装箱堆存等费用。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降低港口收费标准等事项的通知》后,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企业第一时间完成相关业务系统调试,将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收费标准分别降低20%。
同时,各大港口积极落实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港航企业和货主之间的对接和协作,推动建立降费传导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提振航运业发展信心。广州港集团在我国沿海港口中率先公布集装箱堆存等优惠措施,第一时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将降费信息发布给货主、船公司等相关方,通过30个国内无水港(或办事处)、6个海外办事处,加强港航企业与货主之间的对接和协作,及时将信息反馈至腹地进出口企业,扮演好码头与货主之间的桥梁角色。
广东一知名电器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港口主动减费降费,有效缓解了我们的经营压力,给我们全面复工复产吃了一颗‘定心丸’。”
小微航运企业是港口的主要客户群体之一,也是港航业的重要支撑群体。为帮扶小微航运企业,厦门港旗下的“佰港通SaaS”货代系统在疫情期间为所有企业用户免租一个月;青岛港小微出口企业在线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100%全覆盖;宁波舟山港对承租经营性房产(包括仓库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包含个体工商户,不含国有企业),免收两个月房租,对受疫情影响损失严重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在减免期满后,视情适当延长房租减免时间。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港口企业的帮扶,为众多小微航运企业的运营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让更多人看到了港口在特殊时期的主动担当、强大韧性和破浪前行的光明前景。
织密内通外达航线网络
截至2020年年底,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1998万吨,完成集装箱量2239万标箱,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港口收入、利润实现“逆势四增长”;山东港口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29亿吨,同比增长7.1%;山东港口烟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3198万吨,同比增长11.3%;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62万吨,同比增长25%。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山东港口立足一体化发展格局,织密内通外达航线网络。山东省内各港口之间开通了多达10条互联互通的内支线,实现了自有航线对山东港口的全线贯通和紧密串联,构建起海上支线运输网络。此外,山东港口主动争引全球前20大船公司在山东港口开航线、升运力。一年来,山东港口新增集装箱航线35条,其中外贸航线18条,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300条。
同样,辽港集团积极推进东南亚航线网络优化升级,深挖东南亚市场,航线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相继开通了中远海运“大连—越南”、海丰“大连—越南”等东南亚航线,实现了对东南亚区域核心港口的全覆盖;广州港新增多条“一带一路”亚洲航线并推进2M联盟等欧美航线向南沙港区集聚,与天津港、唐山港、连云港港等港拓展“两港一航”精品航线,打造全程物流合作模式。
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构建内外贸互补、干支线联动、远近洋兼备的航线体系;陆向,我国港口企业积极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构建起“端到端”全程物流体系。2020年,山东港口新增班列6条,新设内陆港3个,海铁联运箱量突破200万标箱。宁波舟山港进一步开通海铁联运新线路,向内陆地区延伸,目前,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总数达19条,业务辐射15个省市自治区、56个地级市。唐山港拓展适箱货源种类,加大散改集、杂改集、铁水联运,最大限度揽货集货,实现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18日,唐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破300万标箱。2020年12月27日,辽港集团营口口岸内贸集装箱海铁联运年度发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同比增长25%。2020年前11个月,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合计4133列,同比增长111%;得益于海铁联运班列的大幅提升,2020年12月28日,北部湾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
改革创新探索新模式
2020年9月22日,力拓—大连港中国港口首次“保税混矿”启动仪式暨力拓混合粉(RTBF)混矿产品推介会在大连港矿石码头举行。辽宁港口集团大连港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多国别、多矿种“保税混矿”的港口,也成为力拓集团在中国港口开展“保税混矿”业务的首选合伙人。
作为国内首个具备“保税混矿”资质的专业化矿石码头,2020年上半年,大连港矿石码头“保税混矿”量位居全国第二,“保税混矿”国际中转量位居全国第一。
不只是辽港集团,2020年,我国多家港口企业先行先试探索矿石、原油、汽车、集装箱等货类新作业模式,实现货物接卸、港口海事服务等多方面业务的突破,有效支撑了港口关键生产指标的增长。山东港口青岛港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沿海港口外贸原油国际中转,完成全国首单跨关区原油期货入库;天津港外贸集装箱船舶整船换装功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广州港南沙港区研究国际中转、保税展示、保税流转、保税销售等多项保税业务方式,支持企业开展进口整车灵活流通,探索启动中规车保税展示、汽车保税维修等业务,持续制度创新和政策储备,大力打造汽车国际贸易中心;福建沿海集装箱“穿梭巴士”首次从厦门嵩屿码头发船。
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还带来了港口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大连港加快智能理货的研究与落地;厦门港推出“港集运网络货运平台”,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实现可视化运输管理;青岛港推出进口集装箱拼箱线上换单功能,率先在全国实现进口集装箱分拨提货单电子化流转,业务办理由至少跑三次变成最多跑一次,整体通关时效提升80%;宁波舟山港小提单无纸化全面覆盖各家船公司及船代公司,电子小提单签发占比达到100%,集装箱作业全面迈入“无纸化”时代……
装卸效率更高效、业务办理更便捷、海事服务更优质,我国沿海港口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船舶,尤其是大型化船舶靠泊。2020年,全球最大LNG动力集装箱船首航挂靠我国天津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盐田港;山东港口实现2.4万标箱级集装箱班轮常态化靠泊;40万吨矿砂船更是频频靠泊大连港、唐山港等港口,带动着港口吞吐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