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全球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http://www.jctrans.com/ 2018-01-05 上海证券报·研究·宏观

导读: 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止跌回升,国际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趋稳,采掘业在全球经济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凸显。

  经济观察与展望·世界经济

  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止跌回升,国际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趋稳,采掘业在全球经济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凸显。全球CPI低位徘徊,但资产价格不断上扬,失业率普遍降低,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展望2018年,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弱化,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可能进一步受阻,价格上涨对全球贸易的积极效应降低,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加快,资产价格存在逆转的可能。预计2018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6%,与2017年基本持平,但需高度警惕资产价格变化带来的系列风险。

  程伟力

  ■

  1.全球经济增速止跌回升,主要经济体实现同步增长

  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在各国经济政策的刺激下,2010年快速反弹,当年增速达到5.4%,随后经济增速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只有在2014年出现小幅反弹,2016年下降到3.2%。但自2017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结束了持续多年下滑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7年全年增速将达到3.6%,比上年高出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指出,该组织追踪的2017年245个国家经济将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有33个国家经济增速将超过2016年,这是2007年以来所有被调查国家首次全部实现正增长。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2017年美国、日本和欧洲三大经济体复苏态势良好。作为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逐季走高,2017年前三季度当季GDP折年数同比分别增长2%、2.2%和2.3%,预计全年增长2.2%, 比2016年高出0.5个百分点。2017年前三个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分别为1.5%和1.6%和2.1%,均超市场预期。2017年一季度欧元区GDP增速高达2.7%,为过去6年来最好水平,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8%和2.3%,预计全年增长2.1%,比2016年高出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2017年并没有出现金融及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反而走出衰退,开启了复苏步伐。IMF预计,2017年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将分别增长1.8%和0.7%, 2016年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分别下降了0.2%与3.6%。受此影响,独联体国家以及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经济增速均有所回升。受益于欧洲经济的复苏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欧洲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也呈现加速增长态势,IMF预计2017年该地区经济增长4.5%,比2016年高1.1个百分点。

  2.国际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各国经济继续从全球化中受益

  2012年以来,全球货物与服务贸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需要指出的是,IMF统计的这一增速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全球贸易最近两年应该是持续负增长。以现价计算,2014年至2016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额分别为5.24万亿、5.03万亿和4.92万亿美元, 2015和2016年同比增速分别下滑4.1%和2.1%。同样,以现价计算,2015和2016年日本贸易总额也分别下降了1.7%和6.8%。

  不过,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主要经济体贸易出现了同步复苏现象,2017年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IMF预计2017年全年商品和服务贸易将增长4.2%,创下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格上涨因素;二是经济复苏与贸易繁荣的相互促进。

  以美国为例,2017年前三个月当月石油和石油制品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60%、74%和53%,之后虽有所下滑,但9月份仍高达21.4%。除了石油之外,其他进口商品的价格也由持续下跌转向稳步上涨。2014年12月份以来,美国剔除石油和石油制品的商品进口价格指数持续24个月同比下降,直到2016年12月才实现上涨。2017年以来,这一指数始终保持上涨的态势,2017年9月份同比上涨1.2%,而前两年同期分别下降3.2%和0.6%。

  IMF之前的研究表明,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疲软。同样,2017年全球贸易的繁荣主要源于经济复苏。经济复苏和贸易繁荣相互促进,石油和大宗商品贸易的繁荣自然会促进相关行业的生产和投资,资源输出国出口收入的增长也会增强对全球资本品、消费品及服务的进口能力,从而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因而,不论是资源输出国还是进口国都能从贸易繁荣和经济全球化中受益。

  3.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趋稳,采掘业在全球经济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凸显

  2016年初,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滑,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下滑,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在现代经济中,以原油为代表的采掘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但其影响不可小觑,石油在全球经济稳定中仍然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资源输出国的影响不言而喻,即使对资源进入国的影响也是如此。

  2014年美国采掘业的名义增加值为4827亿美元,2015年下降到3278亿美元,直接导致名义GDP下降了0.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也有2.8%下降到1.8%,2016年占比进一步下滑到1.4%。2017年出现逆转,以现价计算,2017年一二季度采掘业当季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2.6%和26.1%,对名义GDP拉升均超过0.5个百分点。

  除了对GDP的直接贡献之外,采掘业对经济稳定与增长的间接贡献也不可低估。一是价格上升促进了投资。以美国为例,2007年美国能源建造支出占非住宅建造支出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下,2014年攀升到17.5%,当年世界经济增速也创下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2017年前9个月能源建造支出快速回升,占非住宅建造支出比重比2016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二是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对全球清洁能源、节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价格的稳定对收回前期投资成本、增强再投资能力、保障贷款安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4.全球CPI低位徘徊,资产价格不断上扬

  2017年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均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10月份,美国、日本和欧元区三大经济体CPI同比涨幅分别为2%、0.2%和1.4%,饱受高通胀困扰的巴西和俄罗斯两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回落到3%以下。通胀压力下行,为各国提供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17年9月7日巴西央行再度降低基准利率,这也是2016年10月份以来第8次降息。

  不过,各国发放的货币并没有消失,而是流到了资产领域,推动了资产价格不断上涨。除了欧美国家股指不断创下新高之外,房地产价格也不断上扬。2013年二季度美国住房价格同比上涨4.3%,之后每个季度的同比涨幅均超过这一幅度,2017年三季度达到了6.4%。同样,2014年以来,欧盟房价与美国房价同步上涨,2017年前两季度当季涨幅分别为4.3%和4.4%。资产价格上涨产生的财富效应会扩大抵押贷款规模,促进借贷消费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的产业链条最长,房地产繁荣自然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5.失业率普遍降低,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

  在经济复苏加快的背景下,全球就业市场明显改善。2017年9月,美国失业率下降到4.2%,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欧元区失业率也下降到8.9%,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日本失业率2017年一直保持在3%以下;俄罗斯失业率在2017年9月份也下降到5%。

  整体上看,就业市场似乎并无问题,但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民生问题依然突出。就美国而言,2017年9月份劳动参与率才上升到63.1%,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每个月都保持在65%以上,这说明大量失业者退出劳动力市场,同时美国黑人失业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水平。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青年失业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一方面,发达国家就业市场不充分、不均衡,各国均存在大量青壮年失业;另一方面,各国又普遍缺乏熟练工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矛盾正在加速能够取代人工的新兴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诸如无人机、无人商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

  ■

  1.不利因素

  (1)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弱化。

  在本轮经济复苏中,传统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能源和大宗商品、建筑与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突出。以美国为例,2017年前三季度私人建筑投资当季同比分别增长8.7%、10.7%和6.9%,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6.8%、5.7%和5%。由于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高(2016年为16.3%),这两大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较大。除了直接贡献之外,间接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以粗钢为例,截至2017年10月28日,美国粗钢产量累计增长3.8%,远远超过经济增速,而2016年同期为下降1.9%。在美联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对利率变化敏感的建筑和房地产等行业将受到更大冲击。因此,预计2018年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弱化。

  (2)高新技术贸易可能进一步受阻。

  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的统计口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信息及通讯、电子、柔性制造、先进材料、航天、武器、核技术等十大行业。受生产全球布局的影响,2002年以来,美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例如,2017年前10个月,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01亿美元,同比增长只有1.5%;进口3780亿美元,同比增长6.6%;贸易逆差8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需要指出的是,同期美国全部货物出口同比增长为5.9%,进口同比增长为6.7%。这说明,高新技术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弱于其他商品贸易。

  2018年,税改政策将可能加速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本土回流,从而进一步降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对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形成一定冲击,预计全球高科技贸易增长也将受阻。

  (3)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加快,国际金融环境将发生变化。

  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央行不断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2017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比金融危机前扩大了5倍,2017年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扩大3.7倍和4.5倍,一些国家甚至推出了负利率的政策。

  随着经济的复苏,各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将加快,美联储已率先加息并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进程。2017年10月26日,欧洲央行宣布,从2018年1月开始缩减当前每月6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规模至300亿欧元,这意味着欧元区超宽松货币政策时代正在终结。2017年11月2日,英国央行金融危机后首次宣布加息。此外,日本央行也在研究宽松政策退出路径的问题。尽管货币政策正常化是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表现,但短期内也将抑制全球投资,尤其是抑制对利率更为敏感的房地产行业以及建筑业发展,从而制约经济增长。同时,不排除多次加息之后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可能。

  (4)价格上涨因素的效应消失,国际贸易相对减速。

  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在2016年4月份之后开始回升,并在2017年年初达到高点,之后价格波动趋缓。从供需的角度来看,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从货币因素来看,美联储加息和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行动将抑制价格上涨。因此,未来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价格上涨因素对贸易额的影响将逐步消失。在此背景下,能源和大宗商品的贸易增速将回归常态。受基数效应影响,其他商品和服务的贸易也会相对减速。IMF在秋季展望报告中认为,2018年全球商品和贸易增速将比2017年低0.2个百分点。

  (5)资产价格存在逆转的可能,抵押债务风险上升。

  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各国抵押债务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例,2017年三季度家庭抵押债务规模上升到14.7万亿美元,接近次贷危机爆发前后的水平,而当前美国房屋价格已经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在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的情况下,住宅及金融资产价格存在回落的可能,从而形成新的金融风险,欧洲国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2.有利因素

  (1)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全球经济的特点之一是金融市场稳步上扬。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特朗普经济政策改善了投资者预期。二是国际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多轮动荡,但在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干预之下,无论哪一次动荡最终都能够得以平息。国际投资者也趋向成熟,逐步认识到美联储加息是经济健康、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表现,因此美联储第二次加息并没有对国际市场形成冲击。三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好转,以巴西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结束衰退,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也没有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现象。展望2018年,上述有利因素仍将存在,金融市场可能面临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将是短暂的。

  (2)各国经济政策逐步发挥作用,政策的外溢性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经济政策刺激实体经济发展。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美国强调重振美国工业,欧盟提出容克投资计划,日本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等等。改革则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旋律,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各国都在加大改革步伐。面对持续的衰退,巴西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降低贸易保护、促进经济多元化、提高创新能力。当前印度的改革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形成了一定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累积效应有望在2018年集中显现,从而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需要指出的是,大国的政策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美国推出的减税政策有可能带动其他国家减税,降低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活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3)不平衡与不充分蕴藏着机遇,新兴经济体仍然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因素可以分解为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这些因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不平衡的。正是这些不平衡,构成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潜在的投资增速必然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这也是我国30多年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在工业方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工业投资增速同样会超过发达国家。同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劳动力方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普遍年轻,人口优势容易转化为人口红利,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在制度方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变革,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综上所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3.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判断

  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实现止跌,并出现0.4个百分点的回升。展望2018年,IMF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3.7%,高出2017年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9%,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另外,IMF预测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4%,比2017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全球物价基本稳定,发达经济体CPI平均为1.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4%。

  我们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与2017年的3.6%基本持平,甚至可能略低于2017年,国际社会需要重视资产价格高位回落带来的系列风险。

  ■

  1. 促进经济全球化,坚决抵制逆全球化浪潮

  近年来,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明显。逆全球化会降低全球劳动生产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也是极为不利的,贸易和投资的倒退只能加剧全球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我国应通过联合国、G20、APEC等国际组织及有关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协调,促进经济全球化,坚决抵制逆全球化趋势。

  2.加强国际舆论引导,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世界经济新态势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我国应加强舆论引导,让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世界经济新态势。一是要正确认识美联储加息。货币正常化是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常态,也是经济向好的标志,不应成为金融动荡和资本外逃的诱因。二是正确认识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美国、德国和日本都在经济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低增长和低失业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常态。三是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增速。未来我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回落,但同发达国家一样,就业市场是稳定的,只要就业稳步增长,经济就是健康的。

  3.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和房地产的繁荣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利率提升将使这两大行业发展受到冲击。今后,我们更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以“一路一带”建设为中心,加大投资合作力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基础设施落后是“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加强与东道国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有利于消除东道国发展瓶颈,并可以实现与这些国家路网的成功对接。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在实施经济多元化战略,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促进东道国相关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