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原本热闹的春运,一下子冷清了下来,经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冬季,民航业状态如何?疫情对民航业又有哪些影响?第一财经记者联系国内多家航空公司,进行了采访,同时记者还以投资者身份对产业链上下游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了电话调研。疫情期间民航业航班数数量锐减,国内主要的航司推出了“复工复产”包机业务,满足各地企业恢复生产所急需解决的员工返岗人员流动问题。采访中,航司告诉记者,包机业务并非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但在如此特殊的时期,包机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稍稍缓解现金流的饥渴。
立足当下,面对未来短期市场,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复工复产客运量大约为3亿人次,到目前仅运送了大约8000万人次,3月返程的人数大约有1亿多人次,大量的返工返岗需求或将在未来一个月内被释放。对此,在疫情向好的趋势下,除了继续采用包机形式应对以外,日常航班将逐步恢复。但在一级响应期间,还是会以满足复工复产为复航的主要方向,商务、旅游等出行需求,将适疫情控制情况再进行研究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带来的客流大幅下降,航空公司现金流已经吃紧。此外,对于以飞行时间来计算绩效的机组、乘务组来说,收入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从更长远的市场格局来看,这次疫情或将加速原本不太“健康”的航空企业成为“危重症”,疫情过后市场兼并重组或将加速。
支线航空领域,除了保障防疫物资人员运输的必要飞行外,其它航线基本已经停飞。未来复航将视疫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安排。航空制造业方面,目前复工率还不高,尚有复工计划正在等待审批。由于其产业特殊性,订单交付问题或全产业链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