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疫情影响,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加金融专项贷款和再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成效持续显现。
资金输血——精准
今年以来,金融体系持续发力,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精准有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输血”的功能。
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先后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1.8万亿元。其中,第一批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进入收官阶段,第二批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发放进度近80%,第三批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已经落地。
这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尤为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及困难企业。比如,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预计将支持超过200万家经济主体,引导中小银行以5.5%左右的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总体平均融资成本在5.5%以内。另外,除了贴息贷款,还包括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多渠道融资,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等。目前来看,三批次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资金支持覆盖面逐步扩大、普惠性逐步增强。
未来,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底线思维,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充分考虑中小微企业特点和目前面临的约束条件,落实好出台的各项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货币传导——通畅
金融和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银行的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市场机制运转良好。
从引导贷款投放看,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从降低贷款利率看,我国3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82%,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8年高点下降0.78个百分点。
当然,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仅关系到金融体系自身,也关系到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缓解。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1%……一系列货币政策实施及时,向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
就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实施来看,如何应对国内当前的企业复工复产和创造有效需求是重中之重。为此,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下更大力气、想更多办法、出更多实招。有关部门要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和金融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且同财税、产业、监管等其他方面的政策和改革协调推进,共同打通“梗阻”。
风险防范——有力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疫情不会动摇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坚实基础和发展趋势。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就要确保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收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抓住重点,把握节奏,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风险化解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一季度数据显示,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2.04%,比年初上升了0.06个百分点。其中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些小微企业,餐饮、住宿等行业上升相对较快一点,这在预估范围之内。总体看,银行系统现在有6万多亿元的拨备,抵御风险能力是足够的。另外,银保监会一直在积极应对。比如,在加大处置力度方面,第一季度就处置了不良贷款45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亿元,力度比去年更大;又比如,要求银行在当前情况下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近日,银保监会对外公开《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七章七十条,从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贷款合作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办法》旨在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有序发展,进一步补齐监管制度短板,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在持续推进,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止步。只有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质量、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护航经济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而长久地发挥。(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