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中欧将草签适航协定

http://www.jctrans.com/ 2017-11-14 界面

导读: 中欧双方已经对《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议》及其适航审定附件草案达成一致,今年12月上旬计划完成《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议》草签工作。

  在11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司长徐超群表示,中欧双方已经对《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议》及其适航审定附件草案达成一致,今年12月上旬计划完成《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议》草签工作。

  “草签工作完成以后,双方要在各自的组织机构内完成内部的审批程序,预计到2018年底前应该能够完成《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议》,这也是一项非常大的突破。”徐超群表示。

  早些时候,中国民航局发布消息,中美之间新的《适航实施程序》已经于10月17日正式生效,文件为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中国民航局(CAAC)定义了可以进口到两国的民航产业和零部件的范围,以及进口流程,实现了两国民用航空产品的全面对等互认,协议范围覆盖大飞机、小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螺旋桨和零部件。

  在此之前,所有美国的航空产品都可在中国使用,而只有一小部分中国航空产品能够进入美国市场。新的协议签订之后,理论上所有中国生产的飞机和零部件都有可能出口到美国,包括C919。

  适航认证是一个国家民航管理部门对航空器安全性认证的一种手段,也是别国航空器进入本国的前提条件。对航空工业制造商来说,其产品在任何一个国家销售,都要通过该国家的适航审定。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适航认证机构为美国的FAA以及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自己的认证体系,也往往选择适用欧美两大机构的标准。

  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年会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表示,中欧双方已按照航空安全合作协议总路线图完成适航审定体系的相互评估工作,希望在适航审定技术和政策研究、适航审定管理体系完善、轻小型航空器适航管理、适航审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截至2017年11月,中国和世界上其他民航局方签署双边技术协议244份,与28个国家和地区共签署226份双边协议/谅解备忘录/执行程序,适航双边会议纪要签署12份,包括美国、欧盟、加拿大和巴西等航空发达国家和使用国产民用航空器的国家。

  一款新飞机如果想要进入欧美市场,就必须拿到两大机构颁发的“身份证”,全球大多数航空公司只会购买通过FAA和EASA认证过的飞机。无论是正在进行试飞的C919还是已经投入商业运营的支线飞机ARJ21都还没有拿到这张认证。

  “适航双边目的是为我国民用航空产品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双边环境,并且为国际上各个国家直接的产品交流提供便利。”徐超群表示。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正处于试飞阶段,并且已经拿下730架订单,绝大多数的购买者都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中美新的适航协议以及中欧即将签署的安全协议都有望为C919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