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中国摆脱美元的“疯狂”想法一步步接近现实

http://www.jctrans.com/ 2015-12-18 和讯网

导读: 评论人金子厚撰文指出,中国当前正在摆脱美元,这个看起来一个“疯狂”的想法,现在正在决策层的布局中一步步接近现实。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评论人金子厚撰文指出,中国当前正在摆脱美元,这个看起来一个“疯狂”的想法,现在正在决策层的布局中一步步接近现实。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国际油价近日再次崩塌式下跌,全球经济笼罩在新一轮不确定性之中。国际油价繁荣周期结束已是不争的事实,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由2011年高点的每桶130美元,下跌至目前的每桶37美元左右,跌幅高达70%,创七年来新低。

  有分析人士预计,国际油价在2025年或之前会有很大可能跌破20美元一桶,而且将一跌不复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原油价格下跌对世界经济将产生较大影响:首先是对世界经济有正向拉动作用。据世界银行测算,油价每下跌30%,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0.5%;

  其次是对石油出口国造成较大冲击,原油价格每下降10%,石油出口国GDP增速将大幅回落0.8-2.5个百分点,同时还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货币贬值、资本外流;

  再有是拉低CPI涨幅,加大部分经济体通货紧缩风险。据分析,油价每下降30%,全球CPI将回落0.4-0.9个百分点。

  张茉楠指出,油价暴跌直接导致石油美元财富的洗劫。因此,即便没有新的能源替代以及全球石油需求萎缩,国际石油价格定价权也早已转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及本世纪初,由于“石油-美元”的贸易结算机制,能源所有权与定价权相分离,石油供给者不能成为定价者。

  石油与美元挂钩的机制,也使美国拥有强大的石油定价能力,而且“石油-美元”回流机制,更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资本利得,赚得盆满钵满。

  据相关统计,当前国际市场流通的石油美元达1.4至1.8万亿美元之巨。而这些“石油美元”又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下顺差的平衡。

  多年来,欧佩克巨额石油美元与东亚国家出口型经济形成的大量商品美元一起,构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这样一个稳固的资本流动封闭环,支撑了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超常发展。

  张茉楠称,石油美元大幅缩水,极大地改变了国际资本格局。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报告,随着国际油价暴跌和石油美元大幅缩水,新兴市场能源出口国去年在全球市场的净撤资额高达80亿美元,这是18年来首次净撤资。

  石油美元循环的减弱,意味着对新兴经济体的大幅撤资,受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及GDP增长都将受挫。

  近期,美元从12月3日的暴跌之后一直徘徊在97关口,摇摇欲坠。

  沙特阿拉伯为了挽救本国经济,从全球其它市场已经撤走了700亿美元,刚刚过去的三季度,海湾国家又已经从全球其它市场撤资了190亿美元,这还仅仅统计的是海湾国家政府主权基金数据,要是加上公司、个人数据,恐怕更惊人。

  最新的一个消息,沙特阿拉伯正在考虑将本国货币与美元脱钩,如果这件事发生,那么一只大黑天鹅将飞出,这将使得新兴市场很多国家的货币将暴跌,这标志着过去富得流油的国家货币已经撑不住了,到时候全球金融市场又是一片大动荡!

  而就在这个关口,中国又祭出了自己的新重器: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包括13种货币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其中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为26.4%,欧元占比为21.4%,日元为14.7%。

  样本货币取价是当日人民币外汇汇率中间价和交易参考价。这个指数的目的,就是要有个独立的人民币汇率评价体系,将目光的焦点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上移开,取而代之的是衡量人民币对若干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比价水平。

  上周人民币出现了连续的“阶梯式”下行,每天收盘价都接近当天中间价上方100点左右。全周人民币创下汇改“8·11”汇改以来最大周跌幅似乎佐证了央行正“默许人民币贬值”。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盯住美元,造成被动升值,这对中国出口贸易形成了较大的汇率压力。而出口贸易作为传统意义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兴衰又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包括汇率政策在内的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

  长期以来,市场在观察人民币汇率水平时,主要是盯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该评论员文章称,但由于汇率浮动旨在调节多个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因此,仅观察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并不能全面反映贸易品的国际比价。

  “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不应仅以美元为参考,也要参考一篮子货币。”央行刊登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汇率指数作为一种加权平均汇率,主要用来综合计算一国货币对一篮子外国货币加权平均汇率的变动,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一国货币的价值变化。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评论说,这是一个与美元“脱钩”的宣言,意味着未来对美元会更富有弹性,人民币汇率会更加市场化。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会更关注有效汇率,而有效汇率的确对经济影响将更大。

  “如果继续单一盯住美元,会更强化人民币贬值预期。”中金所高级宏观经济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外汇交易中心提出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市场对汇率的预期。

  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指出,汇率指数作为一种加权平均汇率,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一个货币的价值变化。

  今年初至12月11日,CFETS和参考BIS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小幅上涨1.45%和2.28%,参考SDR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贬值0.48%,不同指数表现的细微差异反映了各指数权重的不同。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这几个指数都显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币值基本稳定。

  赵庆明认为,避免市场形成对人民币一致贬值预期非常重要,否则或将导致更为严重的资本外流以及外汇占款下降。

  央行数据显示,11月央行口径末人民币外汇占款下降3158亿元,至25.56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8月3183.51亿元的降幅,创下历史第二大降幅。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樊大彧也认为,人民币如果一直盯住美元,必然会削弱自身独立性,降低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不利于其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形成。

  此次中国官方首度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对推动社会转变观察人民币汇率的视角有重要意义,也将有助于更为独立的人民币汇率市场新逻辑的建立。

  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推出,有利于打掉当前弥漫在国内的美元崇拜情结。这个情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致命陷阱,也是当下中国经济最大的危险所在。

  周小川曾提出,“十三五”期末,人民币将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

  相信此体系早在人民币纳入SDR篮子前中共高层就已开始布局,之后,中国“拼尽全力”进入篮子后,就开始走上了贬值之旅。

  华尔街一家对冲基金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币未来将有几种可能。最极端的情况是将人民币的有效汇率降到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人民币回到2005年3月以前的水平(8.3);第二种是回归到2014年底,意味着人民币从6.4452的水平贬值1.94%到6.6;两年回归则需要降为7左右;三年也不过7.4。

  彭博终端上的汇总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综合40家机构的预测中位数,料人民币兑美元在2016年底贬至6.58。

  财经评论人士一墨撰文称,人民币要市场化,不可能只对应美元。也意味着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意味着人民币有了自由兑换的比价,意味着中国有了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外汇价格锚定之物。这一变化对于中国至关重要。

  中国将允许人民币根据经济情况波动,根据各主要贸易地区进行波动,而不会绑死在美元这一棵树上,以避免美元波动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不可逆的影响。

  既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且出口仍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主导着中国的制造业,屡屡与消费大国与金融大国美国绑定在一起,是不可思议的,相信也是决策层不愿意持续下去的局面。因此,在全球经济下行期间,再指望人民币再大幅上行是不现实的。

  就在12月14日,中国央行数据公布,11月央行口径末人民币外汇占款下降3158亿元,至25.56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第二大降幅,而第一降幅来自于“8·11”的汇改后再次引发部分舆论的担忧。

  一墨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国际化的货币,是不需要美元来背书的。守着一堆美元储备,去和美元竞争,顶多算权宜之计,若搞成永世基业,那就得不偿失了。

  以史为鉴,日本当年用美元在全球收购,并言明要与美元争天下,它不知道的是,用美元与美元竞争,做得越成功,就是越失败。

  因为,这归根结底都是美元的成功,而不是日本的成功。清算日一旦到来,一切都打回原形。日本失去20年,其实早已注定,因为它摆脱不了美元,所以未来依然暗淡。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此前指出:“长远而言,美元独大的状况是不健康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配合他们经济实力的增长。”

  中国当前正在摆脱美元,这个看起来一个“疯狂”的想法,现在正在决策层的布局中一步步接近现实。

本文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贸易网评

全年外贸回稳向好任重道远
2017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虽然有望略好于前两年,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进出口方面也有望继续回... [详细]

财经评论 深度观察

钮文新:通货膨胀的谬误
中国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却总是强调通胀,甚至比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更加关心通胀问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