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1至4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增幅排全省第6位。全市外贸继2017年首次超过10亿美元后,今年持续壮大。据悉,2018年,我市进出口总额任务目标是比去年增长20%,即达到13.6亿美元以上。
据介绍,虽然近年来我市外贸增长较快,但由于历史基础薄弱,外贸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2017年,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34亿美元,首次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长58%,增幅居全省第4位,但总额仍居全省各市州第10位,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例仅3.15%,全市外贸依存度仅2.37%。全市外贸实绩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77家增长到2017年的152家,数量比起外贸发达地区还是偏少,很多大型企业要么没有涉足外贸,要么被外地公司总部统一进出口,如中联重科在我市的子公司、分公司等。
根据这一现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贸发展,根据省里要求,我市2020年进出口总额要达到18亿美元。为补齐外贸短板,全力以赴完成省、市既定目标,市县两级商务部门积极作为,取得一定成效。
一方面,我市推动存量盘活,优质服务现有外贸企业发展壮大。去年,我市制定了《常德市扶持开放型经济发展办法(试行)》《“开放崛起”行动方案》等文件,市本级开放型经济专项资金由2016年的1400万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3000万元,增量资金主要向外贸业绩突出企业倾斜支持。在相关政策激励下,大汉汽车、鑫曜通讯、弘富源、新丰阳光等企业分别实现了我市历史上首次汽车整车、手机整机、蔬菜、鸡蛋等产品出口;恒安纸业、中锂新材、龙行天下、汇美农业的外贸业绩外流问题彻底解决,海利化工、新合新生物、益翔童车、和利兴农产品、弘富源农业、旭鸿达食品等企业也实现了一部分业绩回流。同时,商务部门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各级外贸政策扶持资金,从去年起至今,已落实到位各级外贸资金约3000万元。
另一方面,狠抓增量提升,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外贸企业。商务部门作为招商引资主管部门,注重引进外贸、外资项目,目前全市涌现出的一些生产型外贸企业,如常德经开区的鑫曜通讯、鑫聚威电子和中锂新材、武陵区的东佑鞋业、桃源县的龙行天下运动鞋和嘉力亚新材料、澧县的萌恒服装辅料、津市的新合新生物医药、石门县的杨氏鲜果等,都是通过招商引进的。今年,市商务局制定了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招商提速行动方案,要求2018年至2020年,全市引进年进出口额2000万美元以上或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商投资项目105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