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实现稳外贸目标要出实招

http://www.jctrans.com/ 2018-08-09 新浪网

导读:  “稳外贸”成为热词,是因为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凸显“稳”字作为实现“六稳”工作要求中的重要一项。“稳外贸”成为热点,是因为“对外贸易”在中国过往经济发展中,与消费、投资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所扮演的更为重要的角色所致。

  “稳外贸”成为热词,是因为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凸显“稳”字作为实现“六稳”工作要求中的重要一项。“稳外贸”成为热点,是因为“对外贸易”在中国过往经济发展中,与消费、投资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所扮演的更为重要的角色所致。“稳外贸”被热议,是因为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如何化解各方对中国对外贸易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成为焦点。

  那么,外贸如何“稳”?首先当从提升贸易便利化入手。8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开始实施,全国海关实施进出口货物整合申报,企业报关、报检只需要填写一张报关单。新版报关单对原报关、报检项目进行了大幅简化,229个申报项目精简至105个。海关进出口货物整合申报是海关机构改革后关检业务全面融合的历史性、标志性改革措施,是海关优化营商环境、应对复杂外贸形势和服务外贸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类似在工作程序上有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还有加快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周期,为企业提供更快捷、更低成本的融资保障,加大对外贸易信用担保的支持力度,从解决对外贸易企业资金周转这个“压力点”入手,为“稳外贸”注入实实在在的便利,最大限度地节省外贸企业的程序性经营成本,使之更加有资本、有动力在提升产品竞争力上做文章。

  除了这些实实在在措施为“稳外贸”给予企业的扶持帮助外,要实现“稳外贸”更要切切实实地调整思路,加快对外贸易管理思路和体制的转变,让“体制创新”成为更多对外贸易企业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的新红利,从微观到宏观形成“稳外贸”的合力。

  贸易不过是“表象”,而产业才是贸易的“实质”。无论是在传统的国际分工形态下,还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态下,国内产业发展状况才是一国或地区出口贸易的基础,因此,要实现“稳外贸”的目标就必须与国内的产业结构与产能调整步伐紧密结合,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稳外贸”如何在“扩大进口”中促进出口。通过高质量进口的中间产品投入,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可以提升其出口产品品质,进而可以提高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进一步扩大进口”的落脚点就是借助进口提升中国产品的出口品质,助力“稳外贸”的实现。

  在“稳外贸”的背景下更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将产能与东道国优势要素相结合,共同参与全球产品生产分工,以“整合者”身份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国企业“走出去”后外贸数据虽然不属于中国,但实质利益却归属于中国企业,这才是外贸实质性转型升级发展的可选路径,对于中国外贸发展更具有实质性意义。

  在全球价值链向全球创新链演变的新阶段,以创新驱动外贸发展,

  只有将以往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发展方式升级为“主动融入并引领全球创新链”这一更加开放的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提高产品供给品质和效率,挖掘并占领国际市场中的中高端需求,以夯实“稳外贸”的支撑性保障。

  贸易供给模式的创新对“稳外贸”作用积极。8月7日,国务院同意在北京等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要求在物流、仓储、通关等方面进一步简化流程、精简审批,完善通关一体化、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推进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创新,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业态创新,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探索新经验、新做法。这释放出中央政府为“稳外贸”着力制度创新的信号。

  除了进一步创新适合跨境电商特征的海关通关模式,设立跨境电商产品检验检疫特殊通道外,还要大胆尝试并形成海外仓、市场采购等新的贸易业态,建成并完善海外仓数据化、可视化运营方式,继续加大已试点区域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上的开放力度,加快将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更多区域,构建新型“内外贸一体化”体系,努力破除过往外贸管理体制机制对实现“稳外贸”目标的阻力和束缚。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